美施壓…傳陸碳中和目標提早十年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訪中行程或有重大進展,消息指出,中國計畫將2060年碳中和目標大幅提前至2050年,並承諾停止投資國際燃煤項目,未來幾周將是凱瑞氣候外交關鍵期。

凱瑞應中國邀請於8月31日抵達天津,展開為期4天的出訪行程,在此之前,他曾短暫停留東京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會面,雙方共識將共同督促中國降低碳排放量。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凱瑞也將藉此機會要求中國停止對國際燃煤項目的投資。

南華早報引述消息指出,凱瑞此行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的最後外交推行活動,中國有望在與其磋商後宣布,將碳中和承諾提前至2050年,才能順利在2060年時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同時將停止國際燃煤項目投資。外媒分析,未來幾周對於氣候外交至關重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日表示,凱瑞此行將商討中美氣候變化合作,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事宜。汪文斌指出,中美在部分議題存在分歧,但在氣候變化等廣泛領域擁有共同利益。雙方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保持對話溝通,展開互利合作,透過平等磋商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穩定發展的軌道。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其次為美國。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間,中國因防疫得當,工業和經濟領先全球復甦,2020年全國碳排放量年增0.6%達98.99億噸,創下歷史新高,占全球碳排放量的比重也提升至30.7%,使各國緊盯其後續減排措施。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先於2020年向世界確立中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中國外交部也聲明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強調綠色發展,以顯示其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主要參與者。

國際綠色金融研究所7月公布研究顯示,中國在2021年上半年沒有為任何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地區的煤炭項目提供融資或投資,創下該倡議推行以來首見。

相關新聞

 強烈颱風樺加沙雖未直撲花蓮,但外圍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午後溢堤,黑褐色洪水宛若海嘯般,...
 主計總處22日公布失業統計指出,8月失業率升至3.45%,創近12個月最高,而「工時不足就業者」12.1萬人也寫今年來新高,...
「重慶台灣周-兩岸訊息通訊合作發展研討會」於本(9)月 16 日舉行,中、台雙方皆表示,兩岸就「汽車產業」網聯化、電動化、...
高雄資產專區7月才熱鬧開張,9月即迎來 金管會 的「聯合訪視」。據了解,檢查局與銀行局已陸續對進駐專區內15家銀行做「體檢」,重點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