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欽曾提及「國家破產」距離我們很近

國立台北大學前校長、前財政部長、余紀忠文教基會會種籽營導師何志欽,在2013年出版的「國家為什麼會破產」乙書推薦序中提及,「國家破產」距離我們很近,舉「好債」進行基礎建設等用途,不但創造經濟效益,甚至帶動經濟成長,提高國內生產毛額(GDP),再造乘數效果。反之,只會惡化國債問題,導致「壞債」的沉重壓力拖垮國家經濟發展。

「余紀忠講堂 種籽營」導師-何志欽推薦:

兩個國家,兩種極端抉擇:
德國選擇十年變革,理性思考國家財政未來,希臘選擇揮霍無度,導致坐吃山空,甚至還債留子孫。未來國家能否走向康莊大道,關鍵是清楚面對債務的態度!如果非得瀕臨國家破產,飽嘗重稅、通膨、貨幣貶值,以及社會福利制度崩盤等苦果,
才驚覺國債問題如何嚴重影響你我與後代子孫的生活,恐怕為時已晚!

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美國財政懸崖等事件告訴我們,「國家破產」距離我們很近。許多國家打著金援銀行、振興景氣方案、拯救瀕臨倒閉企業等幌子,對百姓勾勒海市蜃樓美好遠景,甚至以此為由,恣意舉債;但卻不曾深入思索,「好債」與「壞債」影響日後深遠。舉「好債」進行基礎建設等用途,不但創造經濟效益,甚至帶動經濟成長,提高國內生產毛額(GDP),再造乘數效果。反之,如果借錢胡亂消費,浮誇隱藏性國債,恐怕是打腫臉充胖子,讓今日的消費提前預告明日的破產;後果只會惡化國債問題,導致「壞債」的沉重壓力拖垮國家經濟發展。

目前,台灣債務平均每年增長3000億新臺幣,直逼債限臨界值。如果再不痛定思痛,恐將步上希臘後塵。認真思考世代公平的意義,本世代所種下的因,真的問心無愧讓後代子孫背負嗎?我們留給未來的,究竟是實實在在的光明璀璨未來,還是沉重的債務無底洞?

「國家為什麼會破產」乙書作者漢諾.貝克(福茲海姆大學國民經濟與經濟政策教授、《法蘭克福匯報》經濟版編輯),以及阿洛伊斯.普林茲(德國明斯特大學財金教授),在本書詳述國債問題與解決方案——國家為何要舉債?何時該舉債?何時瀕臨危險財政懸崖該喊停?考量世代公平,債留子孫是否合理?何謂「好債」與「壞債」?舉債有何後果?歐洲貨幣聯盟的未來何去何從?政客的手為何不能抽離債務大羹湯?

二代健保改革、大刀闊斧改造勞動市場與軍公教退休制度、延後退休年齡、提高繳納稅率與降低給付;台灣正在品嘗債務高山的震撼與苦果。人民身為國家的主人與債務人,更應用選票監督執政者,不再被廉價的口號、笨拙的論戰,以及滿口謊言的承諾所愚弄。讀完本書,保證能對「國家債務」議題,有更深入的見解與收穫。

作者簡介

漢諾.貝克(Hanno Beck)

二零零六年以前,任職於《法蘭克福彙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經濟版編輯室;二零零六年起,擔任福茲海姆大學(Hochschule Pforzheim)國民經濟與經濟政策教授。曾經出版許多作品,包括《日常生活經濟學家》(Der Alltagsokonom),以及二零一零年的《催款通知》(Zahlungsbefehl)等。

阿洛伊斯.普林茲(Aloys Prinz)

一九九三至二零零零零年任職於梅茵茲大學(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at Mainz)經濟政策學教授。二零零零年四月開始任教於明斯特大學(Westfalische Wilhelms-Universitat in Munster)財務金融學教授。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