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規劃追蹤

金融海嘯之後,各國央行開啟超級貨幣寬鬆的政策,讓債務規模空前膨脹,加上疫情後時代,金融政策失靈,財政負擔加大,各國都面臨債台高築的窘境,如何解決國家財政問題是全球共通的課題。

背景說明

近年來政府財政惡化嚴重,首先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也就是租稅負擔,從80年以後就只有12%左右,較其他國家偏低。其次是未償債餘額不斷增加,根據統計,2016年中央政府舉債1,439億元,其中730億元用來還債,2016未償長債達5兆3,721億元,若加上短期借款1,430億元,中央政府未償還長短債合計為5兆5,150億元,平均每人背負23.4萬元的債務,這個數字還沒有把18兆潛在負債計入,顯示國家財政的脆弱。

政府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及紓困振興方案等,經費皆以特別預算編列。這筆龐大公共建設支出若加上後續經費、地方配合款、和未來一定會面臨的追加預算,總支出極可能破兆。在政府財政困窘之際,有必要嚴格監督,以免債留子孫,甚至進一步拖垮國家經濟發展。

 

活動照片

  • 2012成大財政論壇

    2012成大財政論壇

  • 王健壯

    王健壯

  • 李俊俋

    李俊俋

  • 江啟臣

    江啟臣

  • 林濁水

    林濁水

  • 黃秀端

    黃秀端

  • 羅傳賢

    羅傳賢

  • 朱雲漢

    朱雲漢

相關文章

證券交易法明白規定,上市櫃公司必須申報「財務報告」和「年報」。如果發行新股票,必須編製「公開說明書」;辦理公開收購時,應編造「公開收購說明書」,但沒有一個條文規定「永續報告書」。

金管會綜規處處長胡則華28日指出,指引總則明訂共通事項,包括AI相關定義、AI系統生命週期等、風險評估框架等,六大要項含緊急關閉機制、補救措施等要求,可供金融相關公會訂自律規範時參考,屬「行政指導」,不具法律拘束力,初期不會有罰則,亦不會納入金檢。

全球供應鏈近年來進入重大重整期,除美中競爭、去風險化考量外,永續及人權等要素從自願遵守到法制化的發展,也是台灣公私部門需要加速準備、接軌的重要趨勢。供應鏈反映永續及人權要素的法制化,在近期出現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歐盟議會與理事會今年12月針對「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達成政治性初步共識的發展。

金管會調降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型私募股權基金的風險係數,投信業及海外私募基金摩拳擦掌,希望爭取壽險資金投入,投信業向壽險公會建議,若依目前壽險投資國外公建達新台幣7,500億元估算,可設訂三年3,900億元的目標,將壽險資金導回投資台灣。

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是世界第九大市值的公司。這使得台灣幾乎不可替代,但也讓它變得脆弱。因為,中國擔心外界可能切斷最先進晶片的供應鏈,所以正在花費數十億美元竊取台灣的王冠。北京還可能併吞這個島嶼,正如它一再威脅要做的那樣。

 立法院會19日三讀通過明(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這也是蔡政府任內最後一次編列的預算案。經立院審議,歲出刪減299億元,為2兆8,519億元,減幅創十年新低。歲入增列160億元,達2兆7,252億元。明年度歲出、歲入均創總預算史上規模最大。

中央銀行昨(14)日召開今年最後一場理監事會,決議利率「連三凍」,重貼現率維持1.875%,與美國聯準會同步「凍息」;對於明年貨幣政策基調,央行總裁楊金龍定調上半年將維持「緊縮」,下半年除非美國快速降息、影響全球資金流動,才會考慮跟進調降利率。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賴清德 學舌股市老師的「台股超越港股」論調,吹噓過去七年選對人,台灣經濟正在「走大運」。他說,台灣不能再走依賴中國的老路,否則會像香港。但以近日《最低工資法》的立法看,這個拖了八年的法案不僅了無新意、也無實質助益;蔡政府只能在「最低工資」上打轉,卻無法幫助廣大青年擺脫低薪困境,台灣經濟到底走什麼「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