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劉佩真:晶片課稅 恐引發「大水庫」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宣布半導體關稅細節,晶片業嚴陣以待。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昨(14)日示警,一旦美方也對台積電課徵高關稅,極有可能發生「大水庫」衝擊,水閘門打開後,將嚴重衝擊下游廠商,甚至扭曲整個半導體供應鏈生產模式。
劉佩真研判,川普即將宣布的半導體高關稅政策,可能會鎖定全球產能比重高、但在美國量產比重相對低的業者或國家,如此一來,台積電恐成美方課稅對象。
劉佩真指出,台積電2023年年報揭露年產能超過1,600萬片12吋約當晶圓,且持續擴張中,然而其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房,初期年產能預估仍不及50萬片12吋約當晶圓,兩者之間巨大差額,恐怕會被課徵較高稅率。
劉佩真假設半導體業是一個大水庫,而高關稅像是把水閘門打開,水大量溢出所造成的衝擊,將對下游、甚至整個科技供應鏈都造成深遠影響。劉佩真提醒,若川普真實施半導體關稅,除台積電之外的其他業者,恐怕沒有那麼強大的議價能力。
延伸閱讀:
半導體關稅怎麼課?川普:本周給答案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13日表示,他將在本周公布對進口半導體產品的關稅稅率,且該產業部分企業將有彈性處理的空間。川普同日稍早發文強調,對中國的對等關稅豁免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等電子產品僅是暫時措施,美國政府很快就會針對半導體與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展開國安貿易調查。
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我們希望簡化這項政策,不要讓它與許多其他公司情況混在一起,因為我們想要在本國生產晶片、半導體與其他產品。」川普不願透露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是否仍會獲得豁免,但他指出,「你必須展現一定的彈性,不應該太僵化。」川普原先預告14日就會針對半導體產業關稅措施給予「具體答案」,如今卻改口「未來一周內」對外公布。
白宮11日公布對等關稅豁免清單,令科技業一度期待自己能躲過中美貿易衝突危機。但川普發文駁斥稱,這些電子產品「只是轉移到不同的關稅『類別』」。川普還寫道:「在接下來的國安關稅調查中,我們將全面檢視半導體與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3日表示,川普將在1~2個月內針對智慧型手機、電腦與其他電子產品施加「重點關稅」,並對半導體與製藥業課徵特定產業關稅。這些新關稅並不在對等關稅範疇之內。
川普關稅政策反覆無常,導致美股出現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劇烈震盪。自川普1月20日就職總統以來,標普500指數已大跌逾10%。
避險基金大亨艾克曼(Bill Ackman)13日呼籲,川普應比照上周對其他國家的作法,將中國普遍與對等關稅暫緩三個月。他在X平台發文表示,若川普暫緩對中國課稅90天,並將稅率暫時降至10%,仍能達到「讓美企將供應鏈移出中國的目的,同時避免混亂與風險」。
民主黨重量級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批評川普關稅計畫,認為「根本沒有什麼關稅政策,只有混亂與腐敗」。經濟學家也警告,關稅措施恐削弱經濟成長並推升通膨。
美將提半導體關稅 卓揆:已擬定好步驟隨時啟動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提到未來一周將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指出,世界貿易秩序正在重整,政府從一開始擬定的步驟就是穩定國內產業、備好談判的內容,以及隨時準備啟動,現在已經有第一次視訊會議的正式接觸,希望更能夠真正達到雙方的貿易平衡、貿易的公平。
卓榮泰15日赴立法院施政報告及備詢時會前接受媒體採訪,針對川普將對半導體宣布新的半導體關稅稅率議題回應,卓榮泰表示,針對這次美國關稅的新政策,世界貿易秩序正在重整,政府從一開始擬定的步驟就是穩定國內產業、備好談判的內容,以及隨時準備啟動。
卓榮泰說,在穩定國內產業的這一個議題上,政府已經率先提出880億對各產業的支持方案,會再用比較充裕的時間,因應美方一直還在做不同政策宣布的時候,要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因應。那麼備好所有談判的內容,副院長鄭麗君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跟國安團隊,整個談判的團隊都已經做好了相同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