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院長憂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新制 恐釀醫療人球

「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全面上路,才過半個月,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依國外實施經驗,幾乎都陷入醫療人球等困境,我國因護理人力出走,許多醫院減少病床數量,情況更為惡劣,醫療人球發生機率恐大增。

新制要求醫學中心門診占率不得高於百分之五十五,吳明賢表示,健保在台實施三十年,要求民眾因一個政策、口號,而改變就醫習慣,減少至大醫院看病,這是很困難的。何況長期以來,國內醫療環境存在「南病北送」情況,導致台北區健保點值永遠是全台最低,這相當不合理。

吳明賢指出,台大醫院許多病人都是出院後回診追蹤的病人,或是他院不願收治,而被轉送至台大,近幾年來,初診患者人數並未暴增,沒有「看太多輕症」等疑慮,但是年度門診營收占率,有時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五。

吳明賢強調,門診成本低於住院成本,大部分醫院向來以門診盈餘來補住院不足之處,現在政府硬性要求醫學中心減少門診,就應研擬配套措施,給予負責急重難罕疾病的醫學中心相應補償。

此外,健保台北分區實施攤扣制度,各大醫院衝服務量,需承受健保刪除,以台大為例,去年因「攤扣折讓」而沒了十八億元。吳明賢表示,這代表院方先支付十八億原醫療成本,但健保卻為保障帳面點值而扣除,難怪某友院院長說,「這根本就是點值打假球。」

最重要的是,「個別醫院總額」恐損及民眾就醫權益,吳明賢分析實施總額制度的眾多國家醫療環境,均有醫療人球問題。因為總額屬於計畫經濟,財務壓力落在醫院身上,各醫院自有其因應作法,為避免超出醫療額度上限,許多國家常在月底、年底出現醫療人球。

吳明賢說,愈來愈多醫院因護理師不足而關病房,病床數量有限,此時實施「個別醫院總額」,讓人擔心產生「醫療人球」風險更高。

吳明賢表示,健保實施卅年來,民眾就醫習慣不太可能因為一次政策、口號而改變,而且目前健保把問題責任都落在醫院身上,而非病人,「健保改革責任嫁接醫療院所,這並不合理」。

對此,健保署表示,已明文要求健保特約醫療機構不得無故拒診病人,另設醫院收取自費規範,屬健保給付範圍疾病及醫療項目,健保特約機構不得收取自費,未來即使部分負擔提高,醫院也不能轉以自費門診收治病人。

相關新聞

本月8日,立法院在朝野無異議下通過組成修憲委員會,預計將審議「廢除考監兩院」及「18歲公民權」兩項修憲案,...
台灣23日針對重啟屏東馬鞍山核能發電廠( 核三 )進行 公投 ,約430萬人投票支持,遠多於反對的150萬人。但提案須獲全體選民四分之一、...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