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浪潮

余紀忠基金會近幾年持續關心數位發展,從Web2.0走向Web3.0,這是一個被數位浪潮推進的時代;有感於科技產業千變萬化與日漸深遠的影響力,邀請關心公共政策,聚焦產業未來機會與挑戰的你,一起共同參與,與專家學者激盪想法,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背景說明

21世紀以來,數位科技超越工業革命發展曲線,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進化。從雲端計算、大數據分析,到現今的人工智慧與最新推出的ChatGPT,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仰賴AI機器人透過學習,生產大量精準文字內容,舉凡論文寫作、新聞報導、行銷提案、法案分析,將可預期徹底改變未來產業發展、政策與教育方針走向。

與此同時,科技業界也開始發表不同的聲音。2023年3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蘋果共同創始人Steve Wozniak等科技產業高層,公開呼籲暫停訓練AI系統6個月,他們認為這些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帶來許多風險;由此可知,在相關產業高速競爭下,文明社會看似增加許多便利,卻也同時充滿各種挑戰和隱憂。

從各方面來看,人工智慧產物從繪圖到文字,都隱藏許多待解難題。著作權歸屬與認定?訊息真假難辨所造成的資訊安全、社會問題?政府政策能否跟得上科技突破,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有所規範?企業界又更如何因應轉型與挑戰?都是需要以人文精神,透過宏觀視角,一同探討、尋求共識的議題。

活動照片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相關文章

在美國總統 川普 的見證下,台積電董事長 魏哲家 3日在白宮宣布,台積電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不但規劃建造3座晶圓廠,還會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表示,美國第一廠僅有4奈米製程,而第二廠今年也才要開始生產,不是那麼快就可以開始進行,「我保證2奈米跟1.6奈米,明年不會到美國生產。」

浙江大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深度融合智慧型代理「浙大先生」已於2月14日正式上線,其網址為chat.zju.edu.cn。這款智能體整合了DeepSeek V3和R1模型,並基於CARSI資源共享平台,為教學、科學研究及生活等多元化場景提供了全面覆蓋。

中國初創企業DeepSeek(深度求索)開發的高性能、低成本生成式AI(人工智慧)大規模語言模型(LLM)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如何評價該公司的最新AI模型、安全性方面的風險、以及對日本企業的影響等問題,採訪了日本AI研究領域的第一人、東京大學教授松尾豐。

巴黎人工智慧(AI)行動高峰會於2月11日落幕,然而全球AI治理出現明顯分歧。包括法國、印度、中國在內的61個國家共同簽署宣言,但科技強國美國與英國選擇不加入,凸顯了全球在AI發展路線上的重大分歧。

由馬克宏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共同主持的「人工智慧行動高峰會」(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ion Summit)10日起一連兩天在巴黎大皇宮舉行,來自近100個國家的政府與商界領袖、學術界及非政府組織代表齊聚一堂,討論如何在避免過度監管與鼓勵AI創新之間取得平衡。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會議目的是在全球強國競相於這項快速發展的技術上發揮主導作用之際,為管理這個新興領域奠定基礎。

隨著CES 2025這場全球頂尖科技展會的落幕,再次增強了世人對AI人工智慧科技革命的期待。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IDC預測,截至2030年,AI將對世界經濟產生約20兆美元的影響。生成式AI的崛起,正在重新定義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遊戲規則。

遠見雜誌於去年底做了一項亞洲五地(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十八歲以上華人民眾的民心動態調查,想了解他們對自己國家的看法,以及五地間對彼此在政經社會發展上的見解。其中台灣被普遍讚揚,認為社會進步指數高,但對台灣 年輕人 的表現,給分都不高,因為台灣年輕人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不高。

18日晚間宣布「在美終止服務」的TikTok,19日發布公告表示「正在恢復其應用程式在美國的服務」。TikTok也特別對即將上任的川普表示感謝,並稱將與其合作,尋求長期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