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浪潮

余紀忠基金會近幾年持續關心數位發展,從Web2.0走向Web3.0,這是一個被數位浪潮推進的時代;有感於科技產業千變萬化與日漸深遠的影響力,邀請關心公共政策,聚焦產業未來機會與挑戰的你,一起共同參與,與專家學者激盪想法,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背景說明

21世紀以來,數位科技超越工業革命發展曲線,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進化。從雲端計算、大數據分析,到現今的人工智慧與最新推出的ChatGPT,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仰賴AI機器人透過學習,生產大量精準文字內容,舉凡論文寫作、新聞報導、行銷提案、法案分析,將可預期徹底改變未來產業發展、政策與教育方針走向。

與此同時,科技業界也開始發表不同的聲音。2023年3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蘋果共同創始人Steve Wozniak等科技產業高層,公開呼籲暫停訓練AI系統6個月,他們認為這些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帶來許多風險;由此可知,在相關產業高速競爭下,文明社會看似增加許多便利,卻也同時充滿各種挑戰和隱憂。

從各方面來看,人工智慧產物從繪圖到文字,都隱藏許多待解難題。著作權歸屬與認定?訊息真假難辨所造成的資訊安全、社會問題?政府政策能否跟得上科技突破,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有所規範?企業界又更如何因應轉型與挑戰?都是需要以人文精神,透過宏觀視角,一同探討、尋求共識的議題。

活動照片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相關文章

圍繞美國輝達的人工智慧(AI)半導體,中國政府對「後門」的安全擔憂正在加強。輝達方面進行了反駁。與上屆川普政府時期美方以同樣理由排除中國華為時相比,攻守發生了逆轉。

華為昨(12)日發表AI推理創新技術─推理記憶數據管理器(UCM),這項突破性成果將通過多級快取顯著最佳化AI推理體驗與性價比,且有望降低中國大陸AI推理對高頻寬記憶體(HBM)技術的依賴,提升大陸AI大模型推理性能,打破美國封鎖大陸取得HBM的瓶頸,而華為也宣布該技術將9月正式開源(開放程式碼)。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舉行峰會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希望華府能放鬆對人工智慧(AI) 晶片 關鍵零組件高頻寬記憶體(HBM) 的出口管制,並納入美中貿易協議。然而,據中國媒體報導,華為已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將減少中國在AI推理方面對HBM晶片的依賴,並將於12日在「2025金融AI推理應用落地與發展論壇」上發表。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 54 V DC 向 800 V 高壓直流(HVDC) 架構轉型,以滿足未來兆瓦級(MW)AI伺服器的龐大電能需求。

毫無疑問,加密貨幣是當今金融圈最受爭議的單一品項。過去十年的經驗顯示,投資人針對加密貨幣至少應考慮五大重點。第一、也是最明顯的,就是各種數位資產不同質。比特幣是粉絲比喻為「數位黃金」的單向現象,乙太幣是一種多面向的基礎設施,$Trump等各種迷因幣行情都仰賴追捧熱炒,穩定幣則理應擁有美國公債等資產作為擔保。這點相當重要。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3 日) 發布「AI 行動計畫」,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這份川普政府所公布的 28 頁計畫包含 90 多項政策措施,承諾推動美國創新並消除官僚障礙,加速出口推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並以中國為主要競爭對象,展開一場新世代科技主導權的角力。對此,外界展開熱議,但各方觀點呈現明顯分歧。

美國眾議院17日以壓倒性優勢通過有關加密貨幣監管的三項立法草案,其中,與穩定幣監管相關的《GENIUS法案》將交給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成為法律。

《F1》電影票房奏捷,目前全球票房已累積超過四億美元,對已上年紀的布萊德彼特及品牌賽車來說無疑是一枚興奮劑,他們還未過氣,不,他們尚在巔峰。此片雖有Apple投入製作,卻走了回頭路,選擇在大銀幕而非自家串流平台上首映,憑藉大明星與F1一搏票房紅利,算是好萊塢近年票房下滑的逆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