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鋒面報到,30日全台各地陸續有降雨,德基水庫集水區上午起也持續降雨,水利署表示,這波降雨對水情有相當助益。

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天(30日)表示,南韓將提高其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並設立一個500萬美元的「綠色新政」基金,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加速過渡至再生能源。

聯合國今天發布報告指出,未來5年全球氣溫將有4成機率,會短暫地比工業化前氣溫增加攝氏1.5度,且這機率正在攀升中。

澳洲法院裁定,澳洲環境部在核准新礦場擴展時,必須考慮氣候變遷對孩童的傷害。

今年以來包括鋼鐵、石化、水泥、紙漿、玻璃等各項原物料價格同步狂飆,業者普遍認為,這不是曇花一現,原物料市場經過長期整理,許多低階產能陸續淘汰,進入新的供需轉捩點;加上接下來為了「碳中和」,包括碳稅等環保成本增加,高價原物料恐成為新常態,國內包括中鋼、台泥、華紙、台玻等將受惠。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26日遭法院認定減排目標不足,2030年時必須比2019年減排45%,遠高於原訂目標20%。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有「糧倉」美譽,但由於海平面上升導致土壤鹽化,農民為求生存,將一塊塊原為綠油油的稻田闢為養蝦池。

今年5月連續發生兩次全台大停電事故,缺電傳言再次甚囂塵上。經濟部坦言,氣候變遷導致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缺水與破紀錄的5月高溫,使得電力系統應接不暇。為什麼缺水連帶影響電力供應?除了許多慣常水力機組無法發揮,全台最大儲能電池——「日月潭」逐漸乾涸也是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