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難擋 聯合國:全球5年內4成機率升逾攝氏1.5度

聯合國今天發布報告指出,未來5年全球氣溫將有4成機率,會短暫地比工業化前氣溫增加攝氏1.5度,且這機率正在攀升中。

這並非意味全世界已將超越巴黎氣候協定(ParisClimate Accord)所設的長期暖化門檻攝氏1.5度;科學家警示,避免氣候變遷大災難效應的最高增溫限度是攝氏1.5度。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看的是30年平均溫度,而不是1年的溫度變化。

但聯合國所屬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聲明強調:「我們可測量到,且勢不可擋地愈來愈靠近」這個門檻。他形容這項研究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另一個警鐘。

根據報告,2021年至2025年期間的每1年,可能至少升溫攝氏1度。

報告也預測,這些年當中至少會有1年創下史上最熱、刷新2016年的高溫紀錄,這種機率有90%。

根據WMO在4月的報告,2020年是史上3個最高溫紀錄之一,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氣溫攀升攝氏1.2度。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紐約哥達德太空研究中心(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管施密特(Gavin Schmidt)指出:「年度溫度會有點上上下下,但這長期趨勢卻是難以改變的。」

他說:「這看似我們無可避免地將越過這些界限」,「因為制度上有所延宕,系統上也出現惰性,且我們至今尚未真的大幅刪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WMO說,全球幾乎所有地區,在未來5年可能比過去不久前更熱。

WMO所使用氣溫資料有多個來源,包括太空總署和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

相關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日宣布,即日起將對稀土相關技術、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目的是為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今年諾貝爾獎為我們打開了兩扇通往科學未來的窗,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創造「金屬有機框架」(MOF)架構的科學家,他們為分子世界建造了新的房間;...
繼先前NVIDIA與OpenAI的深度技術綁定,隨後AMD以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大單,共同開啟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的全新戰略時代...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舉行,審議自2026年起往後五年大陸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十五五」規劃。 瑞銀8日發表報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