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相關文章

環境部 前天成立,環團昨天就舉行「搶救旱澇台灣」記者會,呼籲首任環境部長薛富盛除落實淨零優先,也要加強氣候調適策略,包含零碳綠色能源、糧食系統、韌性防災國土規畫與建設。

四接因涉及填海造陸,台電雖提出東移3.0方案,但恐影響基隆港未來發展,爭議仍相當大,目前卡關環評專案小組審查。環保署日前審查時,遭立委接連以程序發言杯葛,環保署在未經說明情況下,把環評委員移到另間會議室,挨批黑箱環評,環團更痛批反民主。

日本政府今天宣布8月24日起,將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核廢水排放入海。由於此項排放計畫長達數十年,綠色和平認為,台灣水產首當其衝,政府必須就核廢水為漁業監測、檢測,以及在賠償安排上與日本當局交涉;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則表示,日本不顧各國漁民反對及國際呼籲,令人遺憾與失望。

永續發展是近來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名詞,其意義為「滿足人類當前需求、又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例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當前企業不能只考量自己能永續,還要關注環境保護,不要損害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再者,企業經營不能製造社會不公平、不和諧,以及不要加大貧富差距,亦即企業經營也要關注社會的永續性。

換句話說,在失敗的環境與社會之中,即使再成功的企業也不算成功。獲利僅是企業的基本目標,...

金管會 昨(17)日宣布全面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敲定2026年為永續元年,2027年3月中將有119家資本額百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在年報上率先揭露永續資訊,此舉可吸引更多永續資金投入台灣、有助推升 台股 ,企業與台股可望同享利多。

企業年報上揭露永續資訊, 金管會指出有四大效益,一、有助企業納入國際指數成分股及ESG評等,增加能見度 ;二、吸引更多永續資金投入台灣;三、防止企業「漂綠」;四、加速永續轉型和承諾。...

金門縣 環保局 表示,為落實 減塑 行動,自明年9月1日起金門縣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違反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規定,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希望減少一次用飲料杯生產與廢棄處理對環境的衝擊。

威夷群島的第二大島毛伊島(又譯:茂宜島)近日遭受嚴重野火肆虐,截至當地時間13日已造成至少93人死亡,數百人失蹤。島上主要商業中心、歷史悠久的拉海納小鎮災情最為慘重,多數房屋被毀,逾萬名居民及遊客被迫撤離。

邱臣遠在臉書表示,台電去年決算審定虧損2272億元,今年恐擴大到2785億,屆時累計虧損將達到5000億元,已經超過台電今年1500億增資的資本額4800億元。事實上,經濟部除了從特別預算補助500億元填補虧損外,更計畫明年再增資1000億,合計增資及補助達3000億元,台電負債比將達95%,面臨破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