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全國四大公投案18日投票,能源議題引起關注。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受訪說,能源議題不應政治化,有人提到天然氣發電的污染比燃煤發電還嚴重,他認為這有一點反科學跟反智,他呼籲應該用天然氣取代燃煤來發電。

2021玉山安永科技論壇12/16日舉辦,聚焦全球淨零挑戰。

碳定價全球正夯,無論是通過稅收還是排放交易計劃,都能為投入減少碳排放的企業了解成本的管控,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由於碳定價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各界糾結於兩個關鍵問題:什麼樣的價格水平才能有效、對經濟成長和通膨有什麼影響。

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要求二○三○減碳四十五%、二○五○淨零碳排,並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補貼,除了二○五○淨零碳排的國際共識,也漸漸完善淨零路徑的中期目標。民進黨政府卻提出二○二七年以前,每年用電成長二點五%的浮誇用電需求,將導致減碳遙遙無期、難以擺脫依賴化石燃料老路。

1218投票日在即,藻礁公投推動聯盟說明,藻礁公投匯集最多公民連署,也是民間發起的第一個環境生態公投,今(15)日舉行「藻礁公投的永續願景」記者會,聯合全台22位保育人士共同發表「藻礁公投願景宣言」,呼籲國人以公投守護藻礁,並提出劃設「南桃園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要求。

隨著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登場,氣候變遷、淨零碳排、再生能源、ESG等衡量國家進步與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成為市場熱門關鍵字。

蔡總統以錄影方式在「2021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上暢談能源政策,期待業界與政府一起努力,達成淨零轉型的願景。

基隆協和電廠四部燃油機組陸續屆期除役,台電計畫在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兩部燃氣機組與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遭環保團體抗議破壞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