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八月一日播出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專訪,劉德音表示,中國若入侵台灣發生戰爭,屆時世界秩序將會崩壞,專家分析,這反映地緣政治對半導體影響程度快速升溫。
汪洋大會致詞:求一中大同 存分歧小異。「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第一選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汪洋聲稱,「九二共識」的歷史性意義在於,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30年實踐的啟示,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陸委會日前回應,指稱中共宣傳不符合台灣民意,毫無意義而且徒勞無功,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現狀。陸盼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動武。
編按:工商時報康彰榮長期關注國際經貿局勢變動,大國外交博奕。本文解析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屆滿十年,如今西方國家陣線對中國敵意益深,其基建融資管道、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及俄烏戰争的影響,未來勢必挑戰重重,必需更知審時度勢。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可望在十天內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再對話;對於同黨的國會眾院議長波洛西計畫八月訪問台灣,拜登以「軍方目前認為這不是個好主意」回應此事。
針對艾斯培建議,台灣應該延長兵役到一年以上,而且男性和女性都應服役,全民皆兵;對此,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表示,台灣人民應盡所有努力追求和平,而非盡所有努力走向戰爭。
總統蔡英文19日接見由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艾斯培指出,台灣國防政策包括大膽提升國防預算、發展不對稱戰力,也包括延長徵兵跟兵役,增強後備戰力跟動員能力,一定要讓美國領袖跟政治人物在華府看到台灣人捍衛自己的民主,全球民主陣營也會支持台灣。對此,專家認為「熱心有餘」且「脫離現實」。
繼中國恆大後,中國大陸房地產問題,引發連鎖效應,至少有上百家以上的房地產公司倒閉。近日「爛尾樓」事件,已蔓延20多省。金管會緊盯國銀曝險程度。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