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金管會緊盯陸爛尾樓風暴

中國大陸房市面臨硬著陸危機

大陸爛尾樓停貸事件延燒多日,也吹響了系統風險的警報。對此,大陸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直言,大陸已面臨房地產「硬著陸」的風險,建議政府應介入解決開發商流動性緊俏問題以及近期的房貸停付現象,並要嚴加防範、防止其蔓延和引發銀行業危機。朱光耀的發言透露出,大陸官方高度重視該事件對經濟結構可能帶來的危機。

大陸建商因資金短缺、造成爛尾建案激增,購買預售屋的民眾不甘支付的房貸化為泡影,自6月底江西景德鎮開始掀起一波聯名停止支付房貸風潮,並快速蔓延至鄭州、武漢,甚至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陸媒引述大陸網友統計,截至18日,已有50多個城市、309個開發項目的屋主聯合停繳房貸。

朱光耀在17日出席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2022年宏觀形勢論壇夏季年會」時指出,預防房地產行業「硬著陸」的風險應該是首要任務,強調地方政府需要妥善處理房貸斷供現象,要防止其蔓延和引發銀行業危機。

朱光耀表示,政府應該加強對預售屋資金的監管,並妥善處理部分開發商的違約風險,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問題。針對地方政府,他建議要加強監控房產開發項目的交屋情況。並呼籲改革房地產預售模式,提高成屋住宅在總體住宅銷售中的比重。

大陸銀保監會17日深夜就「停貸」事件緊急發文,強調金融機構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此外,要有效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市場運行平穩有序。這不僅是停貸事件爆發逾半個月以來,大陸官方首度拍版解決方向,將穩定房市信心列為首要任務,房企的監管可適度放寬。

金管會緊盯陸爛尾樓風暴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19日表示,整體合計,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業及國人投資的基金,至今年5月對大陸總曝險額為新台幣1兆8,380億元,跌破2兆元大關,比去年5月少逾5,447億元,減幅22.54%。

林志吉表示,到5月底國銀對大陸曝險金額降到1兆2,318億元,占上一年決算淨值30.2%,創2013年來新低;例如授信餘額從去年5月8,947億元,到今年5月剩8,176億元,投資則從4,681億元減至3,444億元,金融同業拆存更從1,207億元減至698億元,減幅逾42%,三項曝險在一年內減少2,517億元,幅度近17%。

且國銀目前有三處大陸分、支行未設,即金管會2014年核准的台灣銀行上海自貿支行、2015年核准的國泰世華銀廈門分行、2017年核准的土銀廈門分行,有些是大陸未准,有些則是業者認為此時不急著再增設分行。

除國銀降低對大陸曝險,保險業5月底對大陸曝險亦已降到2,096億元,一年內減少1,083億元,減幅逾34%;證券期貨業亦從去年6月底的187億元減到104億,減幅44%;國人投資的基金對大陸曝險額,也從5,627億元降至3,862億元,少逾31%。

整體合計,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業及國人投資的基金,對大陸總曝險額為新台幣1兆8,380億元,跌破2兆元大關,比去年5月少逾5,447億元,減幅22.54%。

大陸自2021年加強監管如補教業、科技業,及今年發生的爛尾樓、村鎮銀行金融風險等,行業風險升高。

銀行局對國銀的大陸曝險除了採總量監管,即曝險不得逾決算淨值1倍,也有額外三大措施,一是自2016年起,要求銀行對大陸地區第一類授信資產,備抵提存率從1%提高到1.5%。

二是日常監理上,要求依國銀依自身風險承受度進行授信限額,並依國家風險變化定期檢視相關授信限額的適當性,針對風險升高或曝險額已達預警門檻相關國家或地區,進行評估,必要時採取因應措施,控管授信風險。

三是2021年12月30日發函各銀行,針對大陸地區監管措施及國際政經情勢,必須建立高風險產業及政經風險評估控管機制,並對大陸地區近期已發生信用風險或已採取加強監管的行業,納入加強控管。

圖/工商時報

相關新聞

美國共和黨籍強硬派眾議員蓋茨(Matt Gaetz)2日提出罷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的動議,且眾議院須在48小時內對這項動議進行投票。...
國際美元指數狂飆,暌違十個月再站上107大關,非美貨幣貶壓加劇,隨外資加大匯出力道,新台幣3日早盤一路趨貶,帶量重挫逾1角,...
即日起公費 流感疫苗 在全台各地陸續開打,今年得標的國內外疫苗廠商共有4家,其中包含因新冠疫苗頗有爭議的 高端 。 針對外界對質疑,...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