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綜合港媒報導,習近平在國家主席任內第二次訪港,為「七一」活動送暖,並表達對新一屆港府的支持。抵港後發表簡短講話,指香港歷經風雨後已經浴火重生,並強調「一國兩制」是好制度。然英美兩國同步指責北京沒有信守「一國兩制」,剝奪對對香港人的承諾。
香港將迎來特區成立廿五周年。如果以鄧小平當年說的「五十年不變」而論,香港現是行程到半。值此時,世界格局已在百年大變中,中國大陸在大變前夜,香港也走到關鍵路口,一個「變」字,蘊含著種種前景關切和猜想。
面對美中矛盾加劇,中國大陸外交部19日發表4萬字長文,列出21點「美國對華認知中的謬誤」,並逐條一一回應「事實真相」。對於美方對台政策,大陸外交部指控,美國背信棄義,掏空「一個中國原則」,企圖「以台制華」,是當前台海和平穩定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
綜合媒體報導,中共軍方近幾個月在與 美國 軍方的會晤中,多次宣稱 台灣海峽 不是國際水域,引發拜登政府的擔憂。我外交部昨嚴正駁斥中國「謬論」,強調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適用國際法的「公海自由」原則。陸委會痛批中共企圖將「台灣內國化、海峽內海化」,完全違反國際法及台海事實現狀,我方及國際社會不予承認、絕不接受。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今天在盧森堡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晤,兩人就一系列區域與全球安全議題、台海局勢、俄烏戰爭與北韓接連試射彈道飛彈,以及美中關鍵議題進行對話。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演說,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他強調「一中政策」並未改變,反對台獨,但中國須遵守國際秩序。他還指出,美國跟中國的經濟無法脫鉤,但美國不會犧牲原則以換取合作,希望北京能遵守國際規則。
編按:拜登與岸田文雄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強調國際秩序規則的重要性;隨後「四方安全對話」(Quad)又發佈聯合聲明,宣示對「包容、具有韌性且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堅定不移的承諾」,同時警告反對南海、東海軍事化。
編按:針對拜登保台說,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了看法,他認為,華府和北京應試圖避免將台灣置於美中緊張關係的核心,並直指全球兩大經濟體應降低彼此敵對關係。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