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中國正在醞釀中國版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 除了廣設資料中心外,也強化網路連結,以設法抵消晶片效率落後的劣勢,並且更妥善運用有限的運算資源,從而挑戰美國人工智慧(AI)超級強權的地位。
中國將擴充與東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把數字及可再生能源等視為重點領域,推動企業交易和投資增加。通過擴大亞洲貿易圈,來對抗實施關稅措施的川普政府。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中國恐難達到今年經濟增長5%的目標。
中國經濟疲軟跡象延續至8月份,加大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刺激近期增長的緊迫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和投資增長均有所放緩,失業率小幅上升,房地產市場繼續承壓。中國最近還公布 8月份出口增長放慢 且通縮持續。
中國大陸今個10月特別,即 中共 政治節日十一,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同在月初的「黃金周」中, 在雙節之外,還有一件政治大事,即中共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這次中共中全會將是一次打經濟燈、轉政治向的會議。
國際投資大行高盛近日發表報告表示,儘管中國大陸自15年前開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來進展緩慢,但中國大陸的製造業大國實力和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可能助推該目標。
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詞時表示,中方願分享超大規模市場、共建人工智慧應用合作中心,並提出奉行主權平等、踐行多邊主義等全球治理倡議。與美國互別苗頭意味濃厚。
大陸自9月1日起將全面強制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 保險 ,用於養老、醫療、 失業 保險及產假等福利,並首次涵蓋平台從業者、長期實習生等,繳費基數下限為當地平均工資60%。有台商指, 中小企業 經營壓力加大,回聘退休員工或成應對手段。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