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開幕 習近平送大禮
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詞時表示,中方願分享超大規模市場、共建人工智慧應用合作中心,並提出奉行主權平等、踐行多邊主義等全球治理倡議。與美國互別苗頭意味濃厚。
此外,他還送出大禮包,包括今年向成員國提供人民幣(下同)20億元無償援助,未來3年對銀行聯合體成員行新增發放100億元貸款,以及儘快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彰顯其作為全球南方領導人的雄厚實力。
此次峰會共有來自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等歐亞國家的26位領袖出席,是上合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峰會。
新華社1日報導,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的講話時,以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作為開場,指出聯合國的成立為全球治理掀開新頁,並順勢提出他的全球治理倡議,包括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等。
習近平進一步指出,中方願積極分享超大規模市場機遇,他還提出中方願與各方共同建設好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共享人工智能發展紅利,並歡迎各方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邀請具備條件的國家參與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習近平表示,24年來,上合組織已成長為26國參與、在50多個領域開展合作、經濟總量接近30兆美元的世界最大區域組織。他提出的中方與上合組織國家累計貿易額突破2.3兆美元的目標,提前實現。
另一方面,習近平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25次會議上講話時指出,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能源、基礎設施、綠色產業、數位經濟、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成員國領袖在會上發表了包括「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在內的24份成果文件。
外媒分析指出,習近平藉此次峰會釋放兩大訊息:一、鞏固中國在歐亞的領導角色,透過經濟援助與安全合作,強化與俄羅斯、印度等國的連結。二、提出替代美國主導秩序的方案,面對美國政策不確定性與多邊機構影響力下降,北京希望藉上合組織展示「互利共贏、平等合作」的新全球治理願景。
延伸閱讀:
上合組織設開發銀 目的摸索非美元結算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日表示「儘快建成上海合作組織(SCO)開發銀行」。此舉被認為將通過增加人民幣融資,來探索構建國際非美元結算網路的道路。此舉意在抓住新興國家希望穩定匯率和基礎設施融資的需求,同時擴大人民幣交易。
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於2010年11月倡導提出,並一直在推進相關研究。習近平表示加緊設立該銀行的背後原因是,美國川普政府採取了高關稅政策等背離國際合作的舉措。
川普政府在事實上廢除了負責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援助項目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並大幅削減了援助金額。不少新興國家對川普強調「美國優先」的政策懷有不滿。如果上海合作組織能夠成為開發資金的新來源,作為主導方的中國的存在感更容易增強。
新興國家還存在希望防止匯率大幅波動的需求。據作為國際性結算網路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近50%的國際結算使用美元。僅就貿易而言,這一比例高達80%。
雖然美元的易用性超過其他貨幣,比如流動性較高,但如果美國金融政策發生變化,新興國家貨幣的相對價值也往往會發生變化。比如,由於新冠疫情後美國加息,新興國家普遍面臨貨幣貶值問題。這不僅導致資源等進口商品價格上漲,而且造成這些國家為基礎設施建設等籌集的美元債務的實際負擔增大。
目前,美國降息預期增強,但新興國家「希望降低對美元的依賴,穩定本國貨幣」的潛在需求仍然很大。如果上海合作組織以人民幣等貨幣提供融資,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抓住這些需求。還可以看出中國似乎存在重振人民幣結算體系的意圖。
Swift的數據顯示,截至最近的7月,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所佔的份額為2.88%。位居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加元之後,排名第六。
![]() |
2023年秋季以後,中國以與巴西和中東的資源交易為中心,擴大了繞開美元的結算,人民幣的排名一直穩定在第四位,超過了日元。份額曾上升至4.7%左右,但2025年5月跌破了3%,排名也後退至第六位。可能是由於市場擔憂此前與川普政府在關稅及稀土等重要資源領域的對立可能波及貨幣領域,因此規避人民幣交易的動向有所擴大。
對中國而言,擴大人民幣交易還關係到經濟安全保障。即便遭遇美國主導的金融制裁,也能穩定資源進口等貿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