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春節過後旱象水情依舊沒有緩解,桃園、高雄等八縣市已於2月26日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措施,而石門水庫供水區包括新北板新與林口、桃園地區更將於4月1日起實施第三階段限水。目前石門水庫水情顯示水庫有效蓄水容量20.07%(3月23日資料),缺水越顯嚴重。水情告急不能僅靠天公降雨,面對氣候異常,我們必須有更積極的觀念與行動。
台灣已經沒有風調雨順,非澇即旱已是常態。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不僅是極端暴雨等治水問題,應對過去少有的「乾旱」,也必須正視、...
台灣這個同時擁有百座接近四千米高山的獨特島嶼,住了二千三百萬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除了原住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不說,我們這些所謂的漢人,移民到這片土地上多則三百年,少則數十年。但非常諷刺的是,我們的DNA還留在遙遠的黃土高原上而不自覺。
小時候,我們的父祖輩忠實的照著依據大陸節氣而寫的農民曆的訊息,辛勤的耕種著這塊土地。隨著不同神佛的生日安排著每年生活的節奏。因此我們得以保存了在中國大陸早已消失的中華文化最精髓的一部份,(...
荷蘭全國面積四萬平方公里,人口一仟柒佰萬,全境沒有一座山,大半的國土都低於海平面,最嚴重的地區低於海平面五公尺。因為位於萊茵河的出海口,加上北海的暴潮,淹水成了荷蘭千百年來揮之不去的夢魘。從十二世紀開始,先民就開始了填海造陸的工程,荷蘭著名的風車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將水從低地抽往地勢較高的河道,因其造型特殊,反成了荷蘭最著名的地標,也成了國家的象徵。為了執行此項艱鉅的任務,需要全民及各級政府同心協力,於是組織了水利會。整合、協調、...
台大土木系李鴻源教授指出,莫拉克颱風不會是讓國家防災機制全面啟動的第一個颱風,以國際級的國家防災應變能力而言,台灣欠缺長期以來的國土監測、災難預警預防、事故發生的緊急應變措施網絡、災後重建的社會心理輔導與民生支援;而這些需要長期耕耘與寂寞相伴的第一線工作性質,在世俗眼光下難以被看見與鼓勵。莫拉克不會是最後一個莫拉克,我們只是在向苟延殘喘的虛擬安全提款。
李鴻源教授無奈苦笑說:「毎當國家重大災難發生我只要拿出歷年的數據圖表、...
會議名稱:行政院組織再造 時 間: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三日(星期五)下午五時 地 點: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台北市大理街132號)
議 程:
一、宣布開會
二、與會人員 余範英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邱文彥副署長/環保署 於幼華教授/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李永展處長/桃園縣城鄉發展處
三、討論項目...
特邀施能傑及朱雲鵬教授與河川顧問們針對政府組織造造參與討論,持續追蹤、提出建議。 會議名稱:九十九年度河川與環境小組顧問會議 時 間: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星期三)下午五時 地 點: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台北市大理街132號) 議 程: 一、宣布開會
二、主席致詞
三、討論項目 1....
個人身為河川小組成員之一,在雙喜臨門的歡欣外,不免也要藉此展望未來,尤其今日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問題只有比廿年前更嚴峻、更緊迫、更需要群策群力;那麼,為走更長遠的路,基金會在持續熱心投入前,確實有相當重要的兩大課題有待先行思考與確定。
第一,在本會前身-時報文教基金會時代,因有報紙媒體的即時傳播,所以凡河川小組為台灣環境的請命活動或政策建言,皆能快速喚起政府相關單位的注意與行動,確能迅速發揮輿論效果,且另一方面由於,...
這是一本河川之書,也是一本時光之書。
蜿蜒流經大台北地區的淡水河系,維繫著北台灣水資源的生命動脈,其主流全長324.3公里,流域集水區2,726平方公里,為台灣地區第三大河。隨著人口的快速成長,工商業發展,淡水河是台灣最早現代化的河流,也是最早嘗到現代化所帶來的污染副作用的地方。
當時,政府為了積極解決傳染病等公共衛生問題,大力推動新式的化糞池(即抽水馬桶),糞便隨著抽水馬桶流入河川,造成嚴重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