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修法

兩岸情勢緊張,國防部21日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並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法案新增,未來在因應戰爭由總統發布全國動員令後,對「新聞從業人員實施必要管制」,預計4月送立院審議。在野黨立委表示政府應對修法方向與內容向國人說明清楚,否則難逃「數位中介服務法」借殼上市之嫌。

內政部本周將端出讓民眾「租得起、住得起、買得起」的住宅政策,專家學者表示,雖然還沒看到政策具體內容,但「買得起」政策大可不必,因為效果恐不大,且有公平性問題,還是專注在「租得起與住得起」就好。

台灣美國商會今(7)日發布《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結果顯示42%的受訪者期望政府能夠將「充足的能源」列為未來一至三年的首要任務;還有67%的受訪者擔心是否有足夠的綠色能源供應來源。

美國於去(2022)通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大力補助綠色產業,歐洲市場跟著震盪。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去年11月COP27在埃及盛大舉行,此次大會被定位為「督導落實的峰會」(Implementation COP),並以「共同落實」(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為大會標語,針對減緩、調適、資金及合作四大策略設定達成的目標。

行政院昨(2日)舉行新內閣首次院會,會上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將交付立院審議,終於讓逾期一年多的「海洋三法」立法推進一步。

2020年起,我國50公頃以上的園區開發都需提出溫室氣體抵換承諾。近期環保署擴大抵換來源種類,並新納入農業部門減碳,這也是農民除了植樹造林、禽畜糞處理之外,首次有機會從減碳行為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