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義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華為昨(12)日發表AI推理創新技術─推理記憶數據管理器(UCM),這項突破性成果將通過多級快取顯著最佳化AI推理體驗與性價比,且有望降低中國大陸AI推理對高頻寬記憶體(HBM)技術的依賴,提升大陸AI大模型推理性能,打破美國封鎖大陸取得HBM的瓶頸,而華為也宣布該技術將9月正式開源(開放程式碼)。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舉行峰會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希望華府能放鬆對人工智慧(AI) 晶片 關鍵零組件高頻寬記憶體(HBM) 的出口管制,並納入美中貿易協議。然而,據中國媒體報導,華為已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將減少中國在AI推理方面對HBM晶片的依賴,並將於12日在「2025金融AI推理應用落地與發展論壇」上發表。

上週五,金融時報報導,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同意將對中國大陸晶片銷售收益的15%上交國庫,換取 美國 政府簽發出口許口。根據出口管制專家的說法,從來沒有企業為了取得出口許可而同意上繳部分營收,這種「交換條件」安排是前所未見的。

在半導體晶片組裝為成品的「後製程」領域,日本企業開始走向合作。4月組成首個業界團體,約30家企業加盟。後製程在半導體生産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日本國內的大半是地方的中小企業,競爭力薄弱。該業界團體認為,如果在設備更新等方面展開合作,生産成本將降低2成。為了重振日本半導體産業,行業內正在凝聚力量,一起抗衡海外大型企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6日簽署行政命令,對印度商品加徵25%關稅,21天後生效,屆時將使印度輸往美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升至50%。對此,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示,印度絕不會損害本國農民、畜牧業者和漁民的利益,「為了保護印度的農民、漁民和畜牧業者,印度已經做好準備」。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為了解所有潛在挑戰,CSIS 進行了 26 次兵推,發現「封鎖台灣」對中國來說並非低風險、低花費的選項,因為任何封鎖皆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戰爭;就台灣及美國來說,報告建議雙方可以再進一步著手強化「威懾性」的結構工作,使得中國認為封鎖並非唾手可及。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為題在個人部落格上 發表專文 ,立即引發眾多國際關係學者關注,一日之內輿論四起,本文將帶您快速回顧惠頓的論點,以及各方視角,並附上個人觀點。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5號告訴CNBC,他最快將於下週公布關於半導體與晶片的新關稅, 「因為我們希望晶片在美國生產」; 他還聲稱,台積電將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8.97兆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全世界最大晶圓廠。對此,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直指「 台美關係 異常緊張」,更點名 川普 有意對台灣 晶片 祭出破壞性關稅,讓台廠與台股投資人全都繃緊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