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看守台灣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綠色和平等指出,環保署升格前動作頻頻,不僅推出循環杯政策、網購包裝減量、旅宿用品減量期程,並研擬「資源循環促進法」草案,力求廢棄物最小化,更提出2030年減量13.8萬噸原生塑膠的新政目標。環團表示,上述措施雖有期待之處,但面對失控的塑膠汙染。

永續發展是近來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名詞,其意義為「滿足人類當前需求、又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例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當前企業不能只考量自己能永續,還要關注環境保護,不要損害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再者,企業經營不能製造社會不公平、不和諧,以及不要加大貧富差距,亦即企業經營也要關注社會的永續性。

換句話說,在失敗的環境與社會之中,即使再成功的企業也不算成功。獲利僅是企業的基本目標,...

環境部 將於明天正式揭牌,外界所關心的碳權交易、碳費子法也是將成立的 氣候變遷 署重中之重的課題;截至今天,已陸續預告5項子法,而交易辦法、碳費委員會設置要點,也將在年底前推出。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於22日改制為「環境部」,將同時成立四署一院,分別是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化學物質管理署、環境管理署、國家環境研究院。而碳權交易、碳費等相關規範,都將是氣候變遷署首要課題。

因應「碳權交易所」8月7日正式成立, 環保署...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今年一月,《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明訂台灣應於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製造業部門排碳量占全國五成以上,因此產業排碳大戶是否積極響應政策宣示投入淨零轉型,是國家淨零目標能否達成的重要指標。然而根據金管會公開的上市櫃公司填報之減碳承諾,目前僅有7%上市櫃公司承諾淨零,多數企業仍在觀望是否要開始積極減碳,卻未見政府部門拿出減碳決心、制定有效的政策工具。

在「2050淨零排放」總目標的前提下,「臺灣碳權交易所」8月7日於高雄市開幕。交易所揭牌當天,總統、行政院長等政府首長雲集,共同見證台灣追隨國際腳步,正式將「碳排放權」轉化為商品,希望透過碳權交易,提供企業減少碳排放誘因,緩和地球日趨嚴重的暖化危機。

邱臣遠在臉書表示,台電去年決算審定虧損2272億元,今年恐擴大到2785億,屆時累計虧損將達到5000億元,已經超過台電今年1500億增資的資本額4800億元。事實上,經濟部除了從特別預算補助500億元填補虧損外,更計畫明年再增資1000億,合計增資及補助達3000億元,台電負債比將達95%,面臨破產情況。

謝錦芳採訪

政府在2016年提出新能源政策,預定2025年的發電能源配比,天然氣(5成)、燃煤(3成)、再生能源(2成),落實非核家園。對此,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指出,「天然氣屬於化石燃料,不是去碳選項,如果全世界都改用天然氣,那會摧毀整個氣候系統。」

核能可能是能源來源的一部分,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他指出, 「台灣做出廢核重大決策時,沒有擬定長期去碳計畫,相當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