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碳排、空汙增加 環團促漲空汙費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指出,空汙治理不能只談燃煤變燃氣,空汙物至少上百種,環保署現行固定汙染物排放標準只管制22種主要排放物,須進一步探究有多少毒性物質對人體有害,有必要再調漲空汙費。

議員吳益政說,高雄工業部門排碳量占8成,電子業沒有直接空汙問題,碳排量卻很高,橋科每年碳排新增100萬噸,卻承諾只能減10萬噸,對排碳量增加企業,市府要擔任平台角色與國際對接,率先擬定碳費及認證機制。

南部反空汙大聯盟發言人李建誠說,高雄市身為高耗能、高碳排城市,依政府2025、2030、2050等減碳目標,中鋼汰換燃煤鍋爐、興達電廠燃煤機組除役等進度,顯然進步不大,跟國際相比更遠遠落後。他表示,光看電動車汰換補助執行成效不高,可見政府敲鑼打鼓要做淨零減碳,民眾配合度、感受都還有進步空間。

市府積極推動產業轉型,持續吸引大廠到高雄投資,李建誠建議,市府對招商引資要有總體概念,不能讓新的進來,既有的卻持續汙染難轉型,反推升汙染總量。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