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大陸鄭州暴雨成災,有人批評「海綿城市」失靈,一般人民可能感覺硬體建設足可抵擋水災,更別說分清楚河水氾濫的洪災和降雨積潦災害的差別,因而輕忽了避災的重要。
近200個國家的代表今天起將召開線上會議,評估一項聯合國科學報告,這項報告將成為秋季多個旨在避免地球氣候災難的峰會討論基礎。
英國倫敦25日下午下起豪大雨,短短三小時迎來一個月雨量,引發嚴重淹水,部分地區水深及膝,多條道路封閉、多 個地鐵站關閉,倫敦消防部門稱在數小時內收到約300個與淹水相關的通報電話,當局一度發出黃色雷暴警告,預測部分地區會有多達100毫米大雨,幾乎是7月平均降雨量一倍。
貿協今天表示,因應永續發展的國際趨勢,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在日前舉行的董監事會議中提案,呼籲政府盡快提出台灣淨零排放宣言,並獲全體贊同。
環保署為減少大型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鼓勵公私場所提升空氣污染防制設備效能以維護空氣品質、推動資源循環與環境友善共榮政策,預告「水泥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是目前各國綠色新政發展政策的主軸,也是解套環境危機與經濟發展的新思維。行政院環保署自今年7月1日起成立「資源循環辦公室」與「氣候變遷辦公室」,在行政院、經濟部等已設立許多節能減碳與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的情況下再添推動單位。
氣候變遷,常見極端暴雨成災,立法院法制局本月提出「提高都市降雨容受力之研析」,建議都市計畫擬訂或檢討時宜導入都市暴雨管理概念,並修法規範都市道路於新建與整修時應增加透水設計。
違法露營地就地合法、光電場開發破壞山坡地,恐在颱風季埋下環境隱憂。環團指出,通過開發申請的光電場商大舉砍伐林木、造成大面積土壤裸露。台灣生態學會理事王豫煌因此強調,主管單位應將相關潛在災害風險等資料掛網公開,讓民眾共同監督。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也呼籲,能源局應將公開水保計畫列為開發申請必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