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氣候變遷對環境、經濟及社會造成之影響與衝擊日益嚴重,近年全球加速減碳,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我國鄰近日本及韓國亦已公開承諾,中國則提出2060淨零的目標。今(2021)年1月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隨即發布重返巴黎協定之行政命令,將氣候危機納入美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之中心考量,並且明確宣示在2050年以前達成淨零排放。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是國際少數將國家長期減量目標入法者,...
為落實地方創生,行政院核定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規劃了五支箭,其中第一支箭是「企業投資故鄉」,旨在補強社區營造及農村再生「人、地、產」中相對欠缺的產業面,鼓勵企業基於故鄉情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認養地方創生事業,協助地方產業興起。
台灣位處颱風、地震、水災等天然災害頻繁的地帶,加上地質脆弱、地形陡峻,每有暴雨往往引發嚴重的山崩及土石流,已被國際公認,是全世界天然災害危險潛勢最高的地區之一。積極推動國土保安及復育,建立完整的國土規劃體系,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國土規劃、河川治理、城鄉發展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
今年適逢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創立五十週年,都研所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慶祝活動,敬邀師長、同學與關心都市及區域規劃事務的社會大眾,歡迎大家一同參與。
以下為活動內容簡介,有興趣的朋友,請點擊海報參閱活動內容。目前【大眾論壇:未來都市想像系列】已開放預約報名,其他活動也請持續鎖定粉絲專頁的最新消息喔!
--------------- 【大眾論壇:未來都市想像系列】 大眾論壇報名網址:...
余紀忠基金會於18日舉辦「面對高齡社會 打造友善宜居城市」座談,現場邀請基金會余範英董事長、前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主持,並邀請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經濟評論者馬凱、前立委曾巨威、國立陽明大學教授吳肖琪、元智大學老人福祉中心顧問伊佳奇、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錦霞與會座談,分別從中央、地方、財政、法律、社會文化層面討論高齡社會藍圖。以下收錄相關媒體報導。
專家:提早普及老的觀念
倪浩倫/台北報導...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2016年從永續發展的角度開啟高齡化社會的討論,包括偏鄉農村老化問題、都市生活與交通等公共服務需考量高齡問題,在長照議題上也針對財源的問題作一探究,如年金與長照險的問題。本次座談將在先前的高齡化社會的討論基礎上持續深化觀念與論述。以高齡社會為軸心,從個人照護的有感體驗出發,分別從衛政、財政、經濟與社會、法律與社會文化等層面來建構高齡社會的未來藍圖。
一、緣起
根據內政部至2017年2月底的統計,...
編按:為促進國內發展,政府於開春之際提出擴大公共建設投資,除了原本提出的四大建設,近期又加碼第五項地方城鄉建設。以下收錄相關新聞報導作為持續觀察追蹤基礎。
前言:
氣候變遷下,人類文明挑戰接踵而來,世局變幻莫測、國事如麻,爭權奪利紛擾滋事仍不斷,面對千頭萬緒,基金會選擇做安內、整合與分擔的工作,整理改變中的大社會,談人與地的共生共處。林萬億及朱雲鵬都是重視社會分均現象不均,相繼由學而仕,首推社福政策多年的學者,今從人口結構、少子化老化、健康角度論政,再分擔社會如何找出口,從有多少錢能做多少事,到可轉化為大家分工、分擔,各位專家背景不一,都積極將多年經驗,彼此補強伸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