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人權

編者按: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本月10日公佈「2021年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台灣在此項排名中相較去年上升3個名次。但綜觀全球局勢,經濟學人智庫提出警告,因新冠疫情影響,生活在民主國家的人口不到一半,且趨勢正在惡化。

編者按: 台北市政府和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興建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與「蔣經國總統圖書館」,22日開幕,蔡英文總統、前總統馬英九皆受邀出席。針對此事促轉會21日表示,該園區以蔣經國命名,對威權事蹟隻字未提,屬於「命名空間」類的威權象徵,將函請北市府改名或做其他配套處置。對此,北市府回應,過分強調政治正確,是對歷史的干擾。

編按:法國總統馬克宏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元首,他於歐洲議會發表演說,闡述歐盟氣候、邊界安全等優先政策。面對議員詢問,他也表明,若無法杜絕維吾爾強迫勞動,就不會有歐中協議。另外,與馬克宏關係匪淺的前德國總理梅克爾,結束總理生涯後,婉拒聯合國高級職務。

專家、學者認為,政府要有效抑制短線投資炒作風氣,必需要從提升家庭所得、增加「囤房族」囤房成本,以及住宅去商品化三大方面下手。

編者按: 網路媒體《報導者》接露,高教技職學校在過去十年加速招收外國學生,外生補起了台灣152所大學的生源缺口,但是,有些後段私校毫無英語教學和管理能力,卻編織各種兌現不了的承諾邀請學生來台;就讀中州科技大學的烏干達學生近日向教育部陳情,讓外籍生成「學工」的情形浮上檯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管理公司橋水基金創始人雷·達里奧(Ray Dalio),2022年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肆虐,世界政治和經濟仍處於混亂局面的情況下,世界和市場的發展方向在哪?

美國國會大廈暴動屆滿一年,史丹佛大學高級研究員弗朗西斯·福山認為,美國當今最大的弱點在於其內部分歧,保守派專家前往不自由的匈牙利尋找一種替代模式,在共和黨中,把民主黨當作比俄羅斯更大的威脅的人數量之多令人堪憂,拜登表示,川普「試圖阻止權力的和平轉移」,未來這樣的暴亂在美國「永遠不會再發生」。

美國總統拜登9日召集110國領袖透過視訊參加一連兩天的首屆「民主峰會」,希望能夠在威權體制橫行的情勢下,會後以一年的具體行動強化全球民主體制,實體的民主峰會預定明年下半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