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學生淪學工一案 教育部設新規遏止亂象

編者按:

網路媒體《報導者》接露,高教技職學校在過去十年加速招收外國學生,外生補起了台灣152所大學的生源缺口,但是,有些後段私校毫無英語教學和管理能力,卻編織各種兌現不了的承諾邀請學生來台;就讀中州科技大學的烏干達學生近日向教育部陳情,讓外籍生成「學工」的情形浮上檯面。

留學陷阱 學生成學工使台灣蒙羞

根據《報導者》報導,16位來自非洲烏干達學生到中州科大就讀,校方之前承諾課程會以英文授課,學校也會給獎學金,並媒合學生就近到與課程相符的公司實習。但他們到台灣後發現並不是如此。

報導指出,這群烏干達學生周一到周三在學校上聽不懂的中文課,周三到周日則到被分配的工廠連上5天大夜,每月工時長達190小時,淪為超時工作的「學工」。

教育部昨證實接獲就讀中州科大的烏干達學生陳情,指學校未依承諾核發獎學金、學生超時工讀及未能提供英語教學等相關事宜;經教育部到校訪視且與師生晤談,初步認定中州科技大學涉及重大違失事項。教育部除勒令學校限期改善外,並將其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即日起不得招收境外學生,並扣減相關補助經費等懲處措施。

中州科大則表示,關於校內部分烏干達外籍生所投訴之事,為校方與外籍生認知上有差異,這部分校方會持續與外籍生溝通。

教育部加強保護措施 強調絕不護短

針對此事引起的風波,教育部11日宣布規畫「華語先修制度」及「設置國際專修部」2項措施,確保境外生來台後具備一定語言能力,也讓大學在國際招生上能夠質量俱進。另為確保學校招收境外學生的教學品質,教育部表示,108學年第二學期起,已將一般境外學生受教品質,納入專科以上學校學生受教權益專案查核指標中。

教育部提到,未來還將針對以非專班方式招收境外生的學校,加強教學品質查核,確認學生是否具備華語能力或全校教師全英文授課能力,以及早發覺學校教學及學生受教情形是否異常。如經查核,發現有違失情形,教育部定將嚴懲,不予寬貸。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