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立法院會上週五(10日)投票否決《憲法訴訟法》覆議案,預計今(13)日將覆議案咨文送交行政院、總統府。立院民進黨團表態將提釋憲或暫時處分,而行政院後續可能有3條救濟路徑,包含在法案生效前提預防性權力救濟,現在更傳出綠營思考由大法官自提暫時處分,不過藍白呼籲總統賴清德應該趕快補提大法官人選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今年( 2024 ) 5 月底三讀通過的國會職權修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條文修正案),在歷經行政院覆議失敗、憲法法庭裁定暫時處分後,憲法法庭於 10 月 25 日做出釋憲案宣判,關鍵條文多屬違憲或部分違憲。而各黨攻防重點,牽涉總統國情報告、調查權和聽證會的罰則等核心皆在 25 日起失去效力。
總統、 行政院 、監察院及立法院民進黨團聲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及刑法藐視國會罪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昨言詞辯論,國會改革釋憲案,4位出庭提供法律意見的專家學者,聲請方推薦的台大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張文貞、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一面倒主張違憲,但立法院推薦的東吳大學副校長董保城、台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黃銘輝態度中立。審判長許宗力諭知三個月內宣判,必要時依法延長兩個月。
國會改革法案釋憲戰開打,憲法法庭昨行暫時處分準備程序,大法官提問聚焦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行政院覆議失敗能否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等議題,關係機關立法院代表與聲請方、行政院訴訟代理人激辯,立委黃國昌直指若總統拒到國會,「立法院什麼也不能幹」。
針對國會改革修法的覆議案在立法院闖關失敗,賴清德總統今(24日)親上火線,召開上任後首次敞廳談話,並表明將向憲法法庭提起憲法訴訟、聲請釋憲。
行政院日前針對國會職權修法提出覆議,經過2天的全院委員會審查,立法院今(21)日記名表決覆議案,以62:51票維持立法院三讀決議,覆議案不通過。
因國民黨立委提案,明定總統應每年定期向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並採取即問即答;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21日邀請立法院祕書長周萬來、司法院祕書長吳三龍列席就「中華民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及詢答模式之建議」進行專題報告。
行政院第二階段組織改造修法去年拍板,預計推動6部會組織改造,新增設的三級機關部分首長可能會採用常務及政務雙軌制。對此,有在野黨立委質疑,採用雙軌制會導致政治酬庸增加、破壞文官體制,甚至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