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

由90家央行與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綠色金融體系網絡計畫在6月召開線上大會,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也將參加,這些央行與金融決策官員將討論如何透過調整政策來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前歐洲中央銀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今天一就任義大利總理,即公布新內閣陣容,由無黨派的技術官僚和來自他廣泛政治聯盟的人物組成,將對付疫情和經濟等多重危機。

為對抗氣候變遷,目前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2050淨零排放。

去年總統大選競選時,替 川普 《交易的藝術》代筆的作家Tony Schwartz預言,如果川普敗選,他一定會煽動支持者以暴力行動翻盤,川粉也譏之為自由派妄想。

但這兩項自由派妄想,後來都預言成真。川普四年任內,果然像個民選獨裁者,他抽乾的不是華府沼澤,而是美國民主的氧氣;川粉在他的煽動下攻陷國會山莊,更讓美利堅合眾國一夕之間變成了香蕉共和國。

按理說,美式民主的憲政機制,不可能讓一個法西斯狂人呼風喚雨那麼多年,...

NCC委員懂不懂新聞專業?看了中天換照那場聽證會後,任何人都知道答案是什麼。

先談程序。NCC換照並不需召開聽證會,既召開聽證,目的就只有兩個,一是以昭公信,二是給予當事人維護權益機會。但當天聽證主持人卻廿多次駁回中天發言要求,何來維護當事人權益可言?NCC要求媒體遵守公平原則,但未經合意程序就選定的七位鑑定人,卻清一色旗幟鮮明反中天,有何公平可言?又有何公信可昭?

再談專業。NCC監理廣電媒體,廣電專業應有起碼水平...

于老師過世了!竟是來自報上的消息。基金會論壇承于老師多次提攜參與,建議議題方向,在金融全球化的衝擊下,為「台灣金融的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論壇發表專題,鄭重提出「鎖國政策正窒息台灣金融市場的生機」,在「面對全球化下的發展與分配」論壇裡擔當總結,呼籲「聯結全球化脈動刻不容緩」。面對國家治理,老師以前瞻與遠見破除迷思,不容妄為。

從1980年代以來,世界上有兩個趨勢在平行地進行,一個是全球化,另一是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提高;二者皆與自由經濟學派的興起有關,英國的柴契爾首相和美國的雷根總統,則是此陣營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世界不斷地往自由經濟體制的資本主義方向走:在國家外部,貿易走向自由化,而在國家內部,政府重分配的角色被削弱,所得稅率大幅降低。這兩個趨勢演進了近40年,現在已經產生重大的問題和反思。

世界局勢動盪,中美兩大經濟體爆發貿易戰,這將對於全球未來的經濟關係帶來何種改變?劉遵義教授的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對貿易戰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也提出對於未來經濟關係的展望。貿易戰發生有其政經交往過程的累積,我們不得不關注中美雙方於國際貿易上的政經關係變化,特邀陳文茜小姐主持,薛琦教授、陳添枝教授與徐小波律師回應與對談,共同剖析在貿易戰風雲下,全球的政經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