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次實體談判會議甫於1月落幕。近期傳出進度良好,台美有望在上半年提早簽署BTA,從有共識的5項議題陸續擴張至12項。學者20日指出,雖然政治意涵大於經濟意涵,但也是對台美經貿友好關係的實質保障,越早簽訂越好,因為接下來雙方都將面臨選舉,恐橫生變數。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砲火猛烈聲中,環保署環評大會昨(8日)通過「中科擴建二期」案。為滿足半導體產業發展需求,國科會在既有中科台中園區西側規劃擴建二期,預計引進2奈米晶圓廠,耗水、耗電量大,不少民眾出席反對,環保團體也呼籲業者須在2030年達成100%綠電使用。
人類經濟活動超過地球負載,二氧化碳異常增加,破壞了自然界的大氣比例平衡,減碳成為全人類共識,負碳技術則是達到淨零的主要作法。
零售業者家樂福與南投農民合作在門市販售石虎香蕉,和泰汽車結合導航商Garmin開發石虎出沒路段圖資。
八大工商團體負責人20日將向總統蔡英文「拜晚年」,並將當面向蔡英文表達台灣將面臨氣候變遷、地緣政經衝突、國際經貿加速整合及淨零碳排等多元挑戰與難題,盼政府從台灣應扮演的角色,策定全球市場與兩岸經貿並重、符合台灣經貿利益且具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更盼核能、氫能都納入減碳能源考量。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行政院昨(2日)舉行新內閣首次院會,會上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將交付立院審議,終於讓逾期一年多的「海洋三法」立法推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