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

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 Taiwan)昨日舉行線上開幕典禮,新冠疫情的演變及疫苗發展仍為大家最關注焦點。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此次疫情讓大家更了解生技產業的重要性,台灣一直都認為自己是「醫療大國」,但只有好的醫生和醫療體系、學術研究還不夠,更需要「產業」協助,才能將產業轉移到大眾手上。

編者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高端疫苗已獲得衛福部核准專案製造,並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但審查過程並未公開,衛福部長陳時中對此事發言引發外界質疑,各黨齊聲呼籲應公開相關會議記錄。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表示,相關審查都有嚴謹的紀錄,未來都會讓大家看到。

食藥署核准國產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過程未對外公開。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成大公衛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美霞表示,高端疫苗在審查EUA的過程並不符合公共衛生中「公共」與「民主」原則,「疫苗也應該要有民主問責的過程,缺少公眾對話就像黑箱作業,難以服人。」

編者按: 台灣本土疫情趨緩,疫苗覆蓋率也超過二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指出,近期疫情以家庭群聚為主、年齡更有下降趨勢,會想辦法加速向年輕族群開放打疫苗。但看在專家眼中,長者或慢性病等高風險群仍應優先施打,若政府還沒施打完這些族群,便讓18歲以下青少年施打,這不是根據科學,而可能另有其他考量。

編者按: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本周(7月17日)已完成專家審查會議,通過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權」(EUA)申請,允許專案製造,預計最快今年八月就能提供台灣20歲以上的民眾施打。高端是台灣首支在核准通過的本地自製新冠疫苗,第二款自製疫苗「聯亞」也在加速研發,但由於高端疫苗以「免疫橋接」取代第三期實驗,與多數國際主流疫苗方式不同,引起台灣輿論激烈辯論。

編者按: 高端疫苗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授權許可(EUA)後,各方意見仍然持續。疫苗的施打措施與事前的數據收集,是政府跟廠商需要監督並把關的責任,到底八月開放施打前,要有甚麼準備,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20日在訪談中提出他的見解。

編者按: 高端國產新冠肺炎疫苗今天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核准生產。不過官方的緊急授權與國人的信心有極大的落差,各在野黨紛紛表示,如果無法用科學說服人民,將是對於國產疫苗產業的一大扼殺。且目前高端疫苗與目前國人施打國際疫苗審查程序截然不同,未來如果真的提供給國人施打,或許應該有更嚴謹的行政流程。

台大醫院16日針對「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衛防疫措施」召開視訊線上記者會。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出席記者會,針對變種新冠病毒在公衛精準防疫、邊境防疫及三段預防的部分,和變種病毒與疫苗保護效益、防治佈署與實證等方向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