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宏碁在一九七六年創立,距今已將近五十年前。當年宏碁看好微處理機(Microprocessor)將帶動二次工業革命,而華人已錯失第一次工業革命,希望這次不要再錯失機會,否則就是歷史的罪人,宏碁並以「微處理機的園丁」自許,積極推廣微處理機的應用。
根據經濟部16日所提的「我國電力能源配比執行現況與未來規劃」,將原訂2025年達成的太陽光電總量20GW目標,調整為2026年完成,而台積電在17日召開法說會,分析師關注台灣面臨缺電危機,台積電未來是否考慮使用核能作為電力來源。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則回應,政府已保證會提供足夠的電力支援,無論是來自核能發電廠,或綠電等其他來源。
本會日前(14)假東吳大學作楠廳舉辦【公民LIGHT HOUSE:AI時代挑戰與公民參與】講座,邀請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 亞洲金融科技聯盟 主席 蔡玉玲老師(Jaclyn Tsai)分享過往實務經驗以及對於科技法律的第一線觀察,本文帶領讀者快速了解講座精華內容。
人工智慧 (AI) 引發的科技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本文探討了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說明其在長短期的正負面影響,並透過國際比較探討勞工保障問題,點出我國相關立法工作仍有不足。
今年以來,Google、Amazon、Meta和Microsoft等科技巨頭公司紛紛大增對於核電廠的需求,這些公司需要大量低碳、全天候運行的電力來運行其資料中心。上個月,微軟宣布將重新啟用位於賓州三哩島(Three Mile Island)停用的核電廠,投資者表示,科技公司願意支付的高溢價可能也會引發對新核電廠的投資熱潮;然而,在這些熱情背後,依然存在著結構性挑戰。
「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誓師大會23日在台中舉行,與會的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發展無人機已是世界趨勢,台灣正式組成國家隊,集結眾人之力,現在就是最佳時機,未來聯盟將代表台灣爭取政府對政府(GtoG)的國際市場訂單。
因應AI浪潮, 教育部 前幾天才宣布成立大學AI聯盟,針對中小學的AI教育,本月初再由政務次長葉丙成發布「高中AI多元選修課程」、「AI菁英爭霸賽」、生成式AI學習夥伴等政策。對此, 清華大學 榮譽教授李家同表示,高中生各種基礎知識、能力有限,應重在打基礎,辦教育不能追隨時尚,沒有扎實的基礎是學校對不起學生。
歐洲法院今裁決蘋果、 谷歌 控告 歐盟 兩案皆敗訴,主管競爭法的歐盟執行委員維斯塔哲表示,這不只是歐盟的勝利,也是賦稅正義、公平競爭的勝利,「即使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也不能凌駕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