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川普 當選 美國 總統,對世界有何影響?當然會有影響,但世界不再是由美國主導,在多極新世界中,一位美國利益至上的總統,將給台灣帶來極大未知變數。
歐洲議會24 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21 項主張,包括「反對中國持續扭曲聯大第2758 號決議」,是歐洲議會迄今對此最明確表態;並譴責中國對台軍事挑釁,以及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重申台灣是歐盟關鍵夥伴等內容。
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期建議可以在菲律賓發展綠電,透過台菲海底電纜,將綠電輸回台灣,新聞曝光後引起各方評論,說明幾點:第一、台灣的確缺電;第二、菲律賓發展綠電技術可行,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第三、主要問題在於投資成本過高;第四、此外還有地緣政治風險,菲國已連換四屆總統,兩任親中、兩任親美,如果下一任又換成親中總統,恐怕情況會徹底改觀。
總統府今天(21日)公布2024年「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PEC領袖代表,由現任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出任。歷年來,台灣提名APEC代表人選總是顯得特別棘手,在美中台三方角力的背景下,尋找一位能被各方認同的人選,成為一項艱鉅的任務;這一挑戰不僅僅關乎台灣的國際參與,也反映出台灣內外關係的複雜性及敏感性。
前總統蔡英文出訪歐洲,昨前往比利時並造訪歐洲議會,成為我國首位到歐盟總部所在地並進入議會大樓的卸任元首。共約五十位歐洲議會議員出席在議會接待沙龍舉行的歡迎會,與蔡英文互動。蔡英文表示,台灣致力於維持台灣海峽現狀,願意在尊嚴和互惠的基礎上與北京接觸。
中國大陸昨天晚間宣布,從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台灣的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台商擔憂,未來兩岸在持續無法溝通下,大陸會再針對其他項目產品課稅。
八月底,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赴北京見王毅。這是二○二一年三月以來中美雙方公開和私下會面的第七次。相較首次見面針鋒相對後一年半空窗期,目前雙方關係正如《金融時報》八月廿六日所稱「逐漸冰融」slow thaw of relations。
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邀請到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 馬凱 碩、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做專題演講。馬凱碩形容,美國前總統 川普 是一名生意人,若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台灣作為美中競局下的一枚棋子,很有可能被輕易犧牲;他也呼籲台灣不要輕易推動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