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當選台海不確定升溫 如何因應「台灣加一」趨勢?

美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和黨川普當選,在長期美中競合、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近年供應鏈除「中國加一」外,還多了「台灣加一」聲音。但台灣各界對台灣加一各持正反面意見,為因應該趨勢,智庫學者認為待台灣轉型因應。

川普對台政策不確定性仍大

川普當選後,外界最關注對台灣的影響,梳理截至目前各媒體與各方觀點對川普看法,有觀點認為川普維持戰略模糊,政大外交系主任吳崇涵表示,川普會認為兩岸之間要盡量維持和平,會完成台美之間之前答應的軍事合作,也會對台建軍備戰,但他的個性是「你要強、我們才會來幫你。」

也有觀點認為難以判斷川普對台政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表示,川普以經濟利益考量為優先,奉行一中政策,不過如何展現、詮釋一中政策很可能是其對應北京的談判籌碼。彭博資訊指出,如果川普入主白宮,可能情境是,台海摩擦增加,美國將以經濟議題同時加強施壓台北和北京政府,例如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以及台灣在美投資。整體而言,川普上台帶給分析家最多的是不確定性,也因此台灣問題會如何發展成了一個「不好說」的問題。

外商台灣加一行動正在持續

路透日前報導,科技富豪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要求台灣供應商將製造地點移往海外,導致部分供應鏈遷移。比如自稱衛星零件製造商敬鵬(2355)稱,SpaceX要求他們,將製造地點從台灣轉移到泰國,以獲得新訂單,「主要是因為地緣政治考量」。而在川普當選總統之後,力挺川普的馬斯克旗下公司傳出此動作,不免令人多有遐想,未來台灣在地緣政治中風險是否變得更高。而在10月初,個人電腦巨頭惠普(HP)台灣公司傳出組織調整,針對研發部門裁員20-30人,副總裁層級也受影響,業界分析,惠普台灣組織變動,應是與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及供應鏈轉向東南亞、印度市場有關,是「台灣加一」策略下的人力調整。

從中國加一到台灣加一

此前美中貿易戰,台灣被視為從中得利者,甚至可能迎接轉單。不過今年開始,情況產生了變化,台灣加一概念興起,且外廠已經默默開始行動,台灣也成了要規避的風險之一。

中國加一跟台灣加一有什麼不同?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表示,中國加一是美中貿易戰下,廠商移出中國以增加效益,台灣也乘此機會吸引台商回流;台灣加一則是產線離開台灣、中國大陸,甚至離開大中華地區,主因在於地緣政治,不是市場驅動。政府在選項中變得很有限,因為跟美國政策息息相關。

陳信宏進一步分析,台灣加一主要有三個因素的考量:一是生產來自台灣;二是思考其他取代來源;三是最終組裝地點的敏感度等。針對不同的產業做分析,可以推演出不同的台灣加一取代點,比如高端晶片可能轉移至美國與日本,汽車晶片可能往歐洲等。

台灣智庫對台灣加一正負不一

面對台灣加一,台灣內部學者有不同意見,正面觀點認為有助於企業布局。比如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認為,美歐並未如對中國大陸一樣,沒有訴求降低與台灣供應鏈的合作關係,也無意走向與台灣的產業或技術脫鉤,其單純在關鍵產業或產品上,在「生產地點」上增加台灣以外具有局部產能的「備援能量」的結構。

然而,台灣加一給廠商與台灣社會帶來的衝擊不可小覷。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認為,雖然台灣加一並不全然代表縮減在台灣規模,但在許多情況下,跨國企業要求台灣企業赴台灣及大陸以外的第三地投資,促使台灣企業必須調整在台灣的營運策略,也會造成成本的增加。「台灣加一能為盟友保衛經濟安全,但能為台灣自己帶來什麼利益?」陳信宏表示,台廠在其中將面臨壓力,整個價值鏈是破碎的。

台灣加一小檔案

台廠壓力大 台灣產業將面臨轉型陣痛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曾表示,「如果從投資角度來看的話,是否會造成到台灣投資的外資,轉移到別的地區,然後台灣的產業發展萎縮、機會減少,會是重要的產業以及經貿方面的變動。」

但除了台廠壓力增加之外,多數人關切廠商外移,那麼大量留在台灣的就業者將何去何從。對此,陳信宏回應本報指出,現在需要轉型,因為台灣現在面臨少子化、人口老化與淨零碳排等問題,不能再仰賴大量水、電等能源型產業,加上明年台灣45歲人口就超過一半,意味著以後年輕勞動力會越來越少。

陳信宏進一步指出,面對新的狀況要以不同方式應對。他建議台灣應該在軟體產業有所著墨,比如韓國韓流文化的輸出。主政者應該思考「創造多一些能有國際競爭力的軟體更好。」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八,再度升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 主因除了颱風造成蔬菜水果價格大漲,...
近年全球供應鏈幾經劇變,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掀起去中化與反全球化序幕;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相繼爆發,...
從數位浪潮到AI衝擊,余紀中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科技革新對社會與產業之影響,11月23日舉辦【從數位到AI時代的影響與方針】研討會,邀請產、...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目前正在韓國釜山舉行,盼於年底前擬定具法律約束力的終止塑膠污染公約。 學者指出,國內進口的石油有廿四%用於塑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