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總統賴清德本月13日召開「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統表示,中國已是台灣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全面性精進與推動 國安法 制工作,目的是在不侵犯人權下,建構全方位的國家安全網路,對外宣示台灣反併吞的堅定國家意志。
今年是兩岸關係在現代史中很多重要節點的周年,在孫中山逝世100年紀念日後,接著就是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周年。從20年的維度檢視兩岸關係的巨變,似乎又印證了海基會創會董事長辜振甫「但知春意發,誰識歲寒心」的心境。
拜登卸任前以行政命令強化AI及晶片出口管制、確立AI基建發展方向,在遏制中國技術發展之時,也牽動產業動態與地緣政治局勢,可謂提前敲響科技戰第一鐘,但相關政策效力待觀察。
雙城論壇17日登場,上海副市長華源致詞時先是表達開心相聚在美麗的台北,並代表上海人民政府對本次雙城論壇祝賀,並宣布,「上海方面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旅遊路線,一定會包含台北市」。陸委會則回應,我方建議由台旅會和海旅會(兩岸觀光小兩會)展開溝通,以利未來恢復旅遊交流能順利執;。陸委會還對陸客團來台提「三不原則」:不是出於政治目的、不附帶條件、不會隨時為脅迫而叫停。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行委員會年度大會廿七日於 加拿大 溫哥華登場,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報導,因政治影響,這次大會將擱置台灣和中國的入會申請案。這次大會將擱置台灣和中國大陸入會申請案,而哥斯大黎加可望成為下一個進入該貿易組織的成員國。對此,民進黨立委譴責中國從中杯葛;國民黨立委則喊話應該重視兩岸的正向交流。
香港四十五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即二○二一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民主派人士先行初選引發的案件昨在香港西九龍法院宣判,港大前副教授戴耀廷等四人被定為首要分子,判六年以上重刑,其中戴被重判十年,前眾志秘書長黃之鋒遭判四年八個月。
美國總統 拜登 十六日與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在秘魯首都利馬會談,習近平表示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與發展權利是中方四條紅線,並首度提及賴清德總統名字,呼籲美方認清賴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對此,國安局長 蔡明彥 今(18日)回應,經過比對查證後,並沒有出現直接點名總統賴清德的情況,不排除是中共的認知作戰。
美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和黨川普當選,在長期美中競合、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近年供應鏈除「中國加一」外,還多了「台灣加一」聲音。但台灣各界對台灣加一各持正反面意見,為因應該趨勢,智庫學者認為待台灣轉型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