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朝鮮與韓國兩國關係在近日出現大幅搖擺,雖然過去朝鮮將韓國視為「頭號敵對國」,威脅以核武器將其「消滅」,但仍與韓國持續進行對話,討論朝鮮半島統一議題。但日前(16日)朝鮮《勞動新聞》報導,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最高人民會議」上明確界定現今的南北韓關係,要求修改憲法、拆掉統一紀念碑等,路透社引述韓國軍方表示,週日(14日)朝鮮自平壤地區發射導彈,日本防衛省表示或許是高超音速導彈,此時美日韓三國一連舉行3天(14-17日)海上大型聯合軍演,嚇阻朝鮮及中國意味濃。
由於地緣政治緊張情勢不斷升級,全球各國持續增加武器支出,推動投資者對國防軍工行業的興趣。在短短兩年內,全球最大軍工企業的訂單量增長逾10%,尤其是包括烏克蘭衝突在內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
印度媒體《今日商業》(Business Today)24日報導,台灣雖然以獨立國家的方式運作,但北京卻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在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之後,關於「中國可能對台動武」的猜測也越來越多。曾任印度儲備銀行(即印度中央銀行)總裁的知名經濟學家拉加恩指出,中國確實有可能對台灣採取行動,並且引起西方世界的一系列反應。
近日多艘商船航行至紅海水域時,遭到葉門胡塞武裝組織的攻擊 ,船舶運力因改道而額外消耗約20%,重新部署船隊以及空貨櫃也需要時間,增加了供應鏈進一步中斷的風險,全球供應鏈勢必將會亂套。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 Hamas ) 10 月 7 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 哈佛大學、賓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MIT )等多所美國名校校園內發起「挺巴運動」,其中上述提及這 3 所大學更有學生公然喊出「種族滅絕猶太人」,引發全美社會議論。在輿論壓力下,賓州大學校長於 9 日宣布請辭。
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的烏克蘭總統府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媒體的採訪。他強調,與俄羅斯停戰的前提是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的全部領土上撤出。在構建導彈防禦體制的重大課題上,他表示期待與日本開展技術合作。
路透報導,季辛吉顧問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發聲明指出,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9日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嵩壽100歲。季辛吉在美中台關係中扮演關鍵角色,當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轉向與北京建交,關鍵人物就是季辛吉。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進行會談,討論台海、軍事衝突、芬太尼販運和人工智慧(AI)等議題。習近平表示中方根本就沒有短期內入侵台灣的計畫。但在此之際,拜登政府用來抗衡大陸經濟影響力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關鍵計畫,卻因民主黨國會議員反對而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