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的談判小組,備極辛勞,如果能談到這樣的條件,相當不容易,要給予肯定。
美國對等關稅將於八 月將上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剛簽署 行政命令 ,而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20%,高於日韓的15%。對此,總統賴清德今(1)天上午回應,台美雙方簽有保密協定,在未確定最後稅率前,雙方不得公布談判細節;未來談判完成後,攸關國會部分一定會向國會報告,取得國會同意,也希望在野黨能多給予談判團隊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3 日) 發布「AI 行動計畫」,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這份川普政府所公布的 28 頁計畫包含 90 多項政策措施,承諾推動美國創新並消除官僚障礙,加速出口推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並以中國為主要競爭對象,展開一場新世代科技主導權的角力。對此,外界展開熱議,但各方觀點呈現明顯分歧。
隨著美國政府依據《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 232 條對半導體進口進行國安調查,預計將祭出高額關稅, 英特爾 ( INTC-US ) 、美光 ( MICR-US ) 、高通 ( QCOM-US ) 及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近日齊向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保障局(BIS)提交意見書,呼籲美國總統川普審慎處理,警告關稅若全面實施,恐將重創美國半導體產業。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1日針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晶片政策提出看法, 直言出口管制是錯誤的,事實會證明這點,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腦市場,2026年市場規模預估將達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此舉不僅讓輝達痛失龐大市場,更激發中國自主發展AI的決心。
本次跨校論壇,除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等學校攜手合作外,也受到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講座教授莊炳湟院士於2024年在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演講的啟發。他當時提到,AI技術的進展讓人類不得不思考,當人工智慧在某些能力上超越人類時,我們的位置在哪裡?價值又該如何被重新定義?透過跨世代的對談,讓我們一同承擔並迎接未來的挑戰。
面對數位時代的來臨,余紀忠基金會近年來多次舉辦人工智慧相關研討會,關注科技脈動、追蹤政策走向,更著眼於年輕學子所面對的數位科技與人本之間的變化。 本次跨校論壇,除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等學校攜手合作外,也受到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講座教授莊炳湟院士於2024年在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演講的啟發。他當時提到,AI技術的進展讓人類不得不思考,當人工智慧在某些能力上超越人類時,我們的位置在哪裡?價值又該如何被重新定義?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錯失這一市場將是「巨大的損失」。 這也是黃仁勳短短一周內,再次強調並示警美國AI晶片與技術出口政策,必要調整以保持美國在AI領先地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