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點名5國優先談 台未上榜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一系列關稅政策後,全球各國正積極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以減緩衝擊。據外媒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將韓國、英國、澳洲、印度與日本列為簽訂新貿易協議的「優先對象」,名單裡並沒有台灣。貝森特14日受訪時強調,優先參與談判的國家可能獲得較有利的待遇。
另一方面,加拿大向美國釋出善意,加國財政部15日宣布,加拿大將對從美國進口的用於製造業、加工以及食品和飲料包裝領域的商品,給予為期六個月的臨時關稅豁免。一些汽車製造商有資格獲得加拿大關稅豁免。
貝森特表示:「我們上周和越南談,16日輪到日本,下周則是韓國,進展會很快。我們的盟國將受惠於這些談判,率先進行談判的國家將獲得『先行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通常第一個談成協議的人,能爭取到最有利條件。」
貝森特已成為川普在貿易事務上的重要顧問與首席談判代表。消息人士透露,貝森特將日、韓、英、澳、印列為談判優先對象,且已與這些國家的官員接洽。當被問到哪個國家可能第一個達成協議時,貝森特回應,「這取決於他們的選擇」。
儘管未列入優先談判名單,我國政府亦積極應對。我談判小組11日已與美國相關官員進行視訊會議,會中觸及台美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出口管制等議題。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表示,很欣慰在第一輪、優先與美方交換意見,這是一個啟動,未來會備妥資料,進行下一波談判,但目前還在爭取對我方最有利的時間。
卓榮泰強調,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與國安團隊,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現在隨時準備啟動,帶著已經備妥的策略方案,向美方提出我方的期待,希望更能夠真正達到雙方貿易平衡、貿易公平,也能有助於我方產業的安定。卓榮泰也表示,基於國家最大利益、產業界維持國際競爭力兩項原則下,保持「任何議題都可以談」的態度。
貝森特表示,美國在90天豁免期限內可能與「許多國家」達成協議,但「可能不是正式的貿易協議文件」,而是「先達成原則性共識,然後再繼續推進」。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16日起將訪問華府,與貝森特及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會面。據了解,這些會議僅是初步接觸,短期內不太可能達成協議。而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強調,日本不會為了加速完成關稅談判而做出重大讓步。
延伸閱讀:
台廠迎戰關稅大考驗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變幻不定,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川普關稅政策一周內都有三到四次變化,目前看來還不明朗,不過我相信台灣經濟體質不錯,尤其是科技業的應變能力都不錯;台商多年來在全球不同的地方進行投資,對於廠房的遷移、後勤的應變,其實都很有經驗。所以,大家稍微沉著一點,台商進行海外布局很久了,不是因應這一波關稅才開始,相信在印尼、墨西哥、印度、泰國等地的布局不會浪費。
勤業眾信與玉山科技協會15日舉辦「2025 Ecosystems & Alliances Summit」論壇,童子賢出席致詞,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川普關稅議題發表看法。
童子賢指出,這一波關稅好像大家好像看到颱風或龍捲風,但台灣經濟體質不錯、底氣也不錯,像是外匯存底、儲蓄餘額,以及手上資金都很充裕等,這是台灣可以應對變局的地方。
童子賢進一步說明,台商多年來在全球不同的地方做投資,對於廠房的遷移、後勤的應變,其實都很有經驗。所以大家稍微沉著一點,這一波並不是只有台灣受影響,越南、日本、韓國甚至加拿大等都面臨一個很大的變化。而面對短期的變化,也會思考用短期方式應變,因為無論是設廠、接單或是開發產品,都不是三個月的時間可以實現。總之,台商海外布局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因為這一波關稅才開始;所以,台商不管在越南、印尼、墨西哥、印度或泰國等的布局,我相信不會浪費。
童子賢提醒,美國是很重要的經濟體,也是很重要的市場,但美國不是全世界;美國占全世界GDP大概26%左右,另外還有74%,不要因為目前的美國關稅就亂了步驟,台商還有美國以外的全市場需要努力。美國關稅再怎麼變,也許最快一個月,慢則兩、三個月之內,有一些東西應該就塵埃落定了,可以到時候再來看如何因應。
童子賢致詞時也提到,台商在筆記型電腦等不同領域的產品上,都充分展現了應變能力和韌性,跟世界各地的主要業者在過去幾十年已經建立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體系,而這個體系過去能發揮作用,未來一樣可以貢獻給世界;台灣的產業界可以繼續當全球產業界的好朋友和好盟友。
美國關稅政策大亂全球產業鏈步調,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臺灣在部分領域仍扮演不可或缺、客戶不得不依賴的角色,並握有一定主導權,但也必須借重他國資源、以世界為市場來體現價值,國際化才能讓台灣利益最大化,而美國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市場。
繼台積電在川普高調發布下,宣告擴大赴美投資設廠後,輝達14日再點名兩大ODM廠鴻海及緯創,將在德州建置生產與測試產線,共同合作實現在美製造AI超級電腦計畫,也再度引起市場對台廠技術、人才外流的擔憂。
施振榮15日重申,台灣資源、市場有限,但台廠不僅富有創業精神,更以具有速度、彈性的特質,能在面對不同變化之際,都可扮演一定的角色。但「台灣太小、能量很大」,要繼續在全球分工中扮演重要角色,就要利用資源,不斷投入研發量能、推進到最尖端。
他強調,美國是台灣掌握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地區,台廠到美國設廠,要借重當地市場和資源,包含土地、水、電和人力,台企如果不以世界為市場、不借重世界各處資源來發揮的話,台灣價值就沒有辦法充體現,對人類貢獻就會受限。
面對美國啟動關稅戰,施振榮坦言,台灣和各國一樣會受到關稅問題,但台灣能扮演讓客戶、市場不得不依賴的要角,競爭者很少之下,主導權還是在台灣手上。面對關稅,台廠要和客戶一起協商合作,以王道思維來共創價值、利益平衡。
施振榮日前在帛琉總統惠恕仁邀請下擔任高級經濟顧問,在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榮邦計畫之際,展開台帛新能源及零碳排船科技合作計畫,進一步協助帛琉發展高端永續旅遊,讓海外帛琉人回流。
施振榮說,台灣也曾面臨像帛琉一樣人才外移的情況,但憑科技產業、技術實力,才又把許多遠赴海外、美國的人才吸回來。他並期許能打造新能源科技技術的產業生態圈,讓台灣從能源輸入國變成新能源科技技術輸出國,進而協助國外夥伴培訓新能源領域的相關人才。
台廠加碼美國製造馬不停蹄!
台系ODM、OEM加碼美國製造馬不停蹄!繼輝達(NVIDIA)宣布與緯創、鴻海擴大合作外,外電也傳緯創旗下緯穎及仁寶,將進入超微(AMD)分割出售ZT伺服器組裝廠的第二輪競價,積極爭取其在德州與紐澤西州的在地製造資源。 全力發展AI伺服器的OEM廠微星,15日亦宣布斥資逾6,520萬美元(約新台幣21.2億元)於加州取得土地、廠房,因應後續產能需求。
川普關稅政策增加供應鏈運籌難度,但無礙美國當地對於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在輝達號召下,不僅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封測大廠矽品相繼加碼赴美建廠,惟被輝達點名的緯創、鴻海亦早在去年就著手強化部署美國生產量能,預計最快明年下半年,兩大台廠在德州新產能就將投產,全力供應AI超級電腦產品。
緯創4月初董事會決議,將以5,000萬美元內(約新台幣16.6億元)另於美國購地建廠,使得緯創在加州研發中心和德州售後維修服務中心外,也將擁有當地產能,惟緯創目前主要生產基地仍以湖口、竹北為重心,AI伺服器業務繼今年首季寫年季雙增佳績後,第二季預估仍將續有倍數季增動能,全年以力拚三位數增長目標推進。
除緯創外,集團旗下的緯穎,近期宣布增資其美國子公司3億美元(約新台幣97億元),用於德州購建新廠,仁寶則持續考量在北美新設伺服器產能,首選地點亦選定水電充沛的德州。惟建廠恐緩不濟急,也因此讓具有現成產能與人力的ZT伺服器組裝廠,顯得奇貨可居。據外電報導,包括緯穎、仁寶、美商捷普(Jabil)皆準備參與出價競標,惟兩台廠對此皆不予評論。
除了AI伺服器大廠外,正加速赴美腳步的還有趕進度中的微星。為加碼在美落地製造,微星在美子公司擬將發行41,250仟股、進行總額達3,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7億元)的現金增資案,同時亦將於加州另購置一處約20萬平方公尺的工業園區內土地廠房,為後續AI伺服器產能需求準備。
微星去年取得輝達認證後,已少量交付AI伺服器產品予客戶POC,預計今年下半年起陸續出貨,不過營收貢獻度仍有限、估今年約僅占3~5%,明年才將有明顯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