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生態

香港泛民主派3年前發起的立法會初選案被指觸犯國安法,經過七百多天關押,案件7號開審, 本案是香港《國安法》生效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檢控。由於大部分人兩年來在未審未判的情況下被囚,加上不獲保釋且案件在未設有陪審團的情況下由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審訊的公平性備受爭議。

網路時代影響,傳統媒體被跨國數位廣告公司壟斷,我國新聞業與Google、Meta首輪協商於去年底落幕,外界關注下一步動向。數位部政務次長李懷仁接受專訪時透露, Google已提出具體方案,但涉及商業機密還無法公開,未來會盡快對外說明。

數位時代影響甚遠,新聞媒體如何議價更受外界關注,由行政院日前要求數位部促成數位平台與新聞業者對話,共舉辦4場次,已經於16日結束。數位部長唐鳳今指出,之後將分為短、中、長期規劃,且表明一旦決定立法,數位部不會拒絕擔任議價法案主管機關,但不會成為新聞業主管機關。

國內外政府近日掀起禁止抖音、TikTok討論,台灣數位發展部已於本月禁止公部門使用;無獨有偶,19日又有報導指出,抖音所屬的北京字節跳動,疑在台設立分公司並違法從事業務。陸委會表示,日前已對此事積極主動查處,涉嫌刑事犯罪部分,也已移由司法機關依法偵辦中。

台灣課綱改革鼓勵學生探索興趣,但國外與台灣都面臨學歷貶值,大學科系如何選,關乎到出社會領不到好薪水的問題,也成為年輕學者與家長們困擾的問題。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一份針對大學生的調查指出,許多社會相關學門,就讀後最令人後悔,重科學輕人文的現象,恐怕更加明顯。

網路時代興起,數位科技一步步改變產業生態與民眾生活,如英國作家狄更斯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數位應用雖帶來詐騙、假訊息等負面影響,卻也發展出許多正面用途;2022年八月,我國數位發展部正式掛牌成立,部會被賦予「國家數位發展領航者」的期待,未來部門要如何推動數位轉型,解決社會疑慮,引領資通訊產業持續發展優勢,在國際舞台扮演腳色,是值得全民一同討論與監督的課題。

傳統媒體產業因網路的興起,已度過將近十年的寒冬,在世界各國都在全力修法的今天,臺灣除了今年六月提出頗有爭議的「中介法」外,近期又爆出「鏡電視」移頻等爭議,到底我國電視產業崩壞至今,哪個單位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呢?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如何定義。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 27 日晚間以 440 億美元的價格,正式收購推特;入主推特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開除推特高層,在此之前, 已有超過500名推特員工離職,甚至多數人都轉戰Meta、谷歌等科技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