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NCC委員懂不懂新聞專業?看了中天換照那場聽證會後,任何人都知道答案是什麼。
先談程序。NCC換照並不需召開聽證會,既召開聽證,目的就只有兩個,一是以昭公信,二是給予當事人維護權益機會。但當天聽證主持人卻廿多次駁回中天發言要求,何來維護當事人權益可言?NCC要求媒體遵守公平原則,但未經合意程序就選定的七位鑑定人,卻清一色旗幟鮮明反中天,有何公平可言?又有何公信可昭?
再談專業。NCC監理廣電媒體,廣電專業應有起碼水平...
自由民主可能在一夕間灰飛煙滅,例如戰爭來臨時;自由民主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被點滴腐蝕殆盡,例如民選政府以民主之名行威權之實時,這幾年台灣的自由民主就是例證。
以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為例。這兩項基本權利是檢驗自由民主的重要指標,言論自由是個人性的基本權利,新聞自由是制度性的基本權利,都是憲政民主程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政府即使不以聖牛視之,但也不能恣意侵犯。
但台灣的言論自由,這幾年卻屢被侵犯。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
全球化加劇數位進展,各國政府運用資訊與科技整合,推動電子化政府運作,加速行政效率,以利人民關於社會安全福利資訊之取得與使用,並強化大眾分享既存資訊,甚而奠定未來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制定之可能性。與此同時,電子化政府亦可能促使社會之私有性受到侵蝕。政府可藉對隱私權與資訊安全之保護而立法為由,反而限制社會對決策過程透明化之獲取權及範圍。
黨產會與促轉會是兩隻權力怪獸,大法官在一個多月前才維護了黨產會這隻怪獸的合憲性,沒想到另一隻怪獸促轉會,這次卻直撲大法官而來,讓大法官也見識到權力怪獸的可怕。
促轉會要求 司法院 交出的九份解釋文,其中最早的卅一號解釋作成於一九四四年;九份解釋中有五份與萬年國會的形成有關,三份與叛亂組織有關,一份與戡亂時期軍事審判有關。
這九份解釋都被認定是大法官的威權履歷,明顯有政治介入解釋的痕跡,也證明有些大法官確實有侍從思維。...
前年二月, 黨產會 認定婦聯會是國民黨附隨組織,婦聯會隨即提起行政訴訟;去年三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黨產條例有違憲具體理由,而聲請 釋憲 。但婦聯會癡等了一年多,等不到 大法官 釋憲結果,最近卻被內政部以違反政黨法理由廢止立案。
也就是說,即使將來有一天,大法官終於作出解釋,判決黨產條例確實違憲,但婦聯會早已形神俱滅,永無回復原狀可能。但大法官「見死不救」,應作為而不作為,婦聯會雖是首例,卻可能並非孤證。
...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中央大學共同成立的「余紀忠講座」,今年邁入第十個年頭,特別邀請葉永烜院士擔任主講人,並以「眺望50年後的今天」為題,從歷史、人文、天文等面向,引導師生和社會大眾如何安身立命,面對全球暖化、人工智慧的威脅,如何善盡台灣身為世界公民之社會責任。
葉永烜為國際知名天文學家,研究專長為彗星物理和太陽系及行星起源等。1982年他提出了著名的跨國土星探測計畫卡西尼-惠更斯號,為國際天文研究寫下輝煌的一頁。...
人工智慧到大數據的發展史起伏近半個世紀,二○○○年後為全球化的資訊與通訊技術帶來產業版圖的快速更新。台灣雖造就引以為傲的晶圓代工昂首全球,但在數位時代裡未能全盤佈局,落後日本、歐美、甚至大陸。
2016年12月初,《16:是誰讓少年帶著痛苦與懼怕走完他的人生》出版,本書紀錄16歲少年買泓凱於2013年於桃園少輔院死亡事件,在監委王美玉不懈地調查之下,死亡真相至今依舊不明。買泓凱生長於弱勢家庭而無法得到健全的照顧,而當他因微罪犯法進入少年矯正機構,反而讓少年無辜命斷於此,而當少年家人欲探知少年死亡真相時而進入司法體系時,卻因官僚系統官官相護而讓事實依舊懸於空中。一個年輕生命的喪失映照出法務矯正體系、官僚體系、社會環境等層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