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周延鵬執業近36年期間,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構的CEO一直反覆提問:「在專利管理上,我們幾乎只看到專利數量和費用,頂多加上沒有數據支持的簡單報告,且報告似乎也沒傳遞有意義、有用的決策洞見。為什麼我們申請這麼多專利,還經常被告賠錢?為什麼專利沒有給公司帶來市場競爭力?為什麼我們專利賣或授權不出去?專利太專業了,我看不出問題所在或利益所在?」。這些現象,恐還會持續輪迴。
大陸加速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從《民法典》的制定、《刑法》的修正,到發布頂層文件綱領,再到十四五規畫、習近平講話及中央政治局學習文件,反覆強調要落實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周延鵬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台灣因為沒有決心投資人才和技術,多數企業擁有的專利權都是「沒有牙齒的紙老虎」;近30年來的兩岸技術交流,台灣就像被一層層扒光衣服般,未將自己的技術戰略武裝好,也難以從中獲取商業利益。
新華社報導,在明日出版的「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文章「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該文強調中國大陸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孚創雲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延鵬於《工商時報》撰文指出,專利需有品質與價值,才能體現高毛利率、高市占率、貨幣化率等技術與市場價值,而無需聚焦於專利數量,因為即使布局相當數量專利,但卻沒有品質,也就沒有價值可言;反之,縱使專利有價值卻沒有品質,該專利也將被無效。
在這時無形資產就是智慧財產更加重要。過去四十年臺灣很多智慧財產問題懸而未解,我們一年付出兩千多億權利金,每年只收到十幾億到二十幾億的權利金。。過去四十年僥倖申請很多專利,但大部分沒有品質(Quality)與價值(value)。
各界談5G時代將帶來智慧生活、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等的產業運用與發展機會,同時也帶來人工智慧與巨量資料的發展機會。這些機會將驅動既有軟硬體及巨量資料的新運用,也驅動新軟硬體的誕生,顯無疑義。
自1995年起,無形資產開始大於有形資產的價值,而且自2015年起無形資產已占著企業價值的80%以上,製造產品的企業產生自無形資產的收入已大於有形資產。而我國經濟部於今年10月初預告「企業併購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擬新增擴大無形資產範圍,從所得稅法規定的營業權、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各種特許權等五項,擴大納入積體電路布局權、植物品種權、漁業權、礦業權、水權、營業秘密及電腦軟體等七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