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PP

無庸置疑,迄今為止台灣與重要國家的自由貿易協議(FTA)洽簽進展有限,國內產業各界心知肚明,在難以參與RCEP下,如果台灣無法加入CPTPP,未來恐將淪為國際社會孤兒,長期不利產業參與競爭。再者,CPTPP是「友台」的日本主導,同時是中國大陸尚未加入的組織,相對較無障礙,無疑已提供台灣獲致加入CPTPP的絕佳機會。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次實體談判會議甫於1月落幕。近期傳出進度良好,台美有望在上半年提早簽署BTA,從有共識的5項議題陸續擴張至12項。學者20日指出,雖然政治意涵大於經濟意涵,但也是對台美經貿友好關係的實質保障,越早簽訂越好,因為接下來雙方都將面臨選舉,恐橫生變數。

編按:《日經》分析報導,拜登日前宣布啟動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美國把這個框架看作抗衡中國的框架,但亞洲有些國家對中國貿易依賴,若只加深與美國的經濟關係,與對中國態度勢必產生分歧。且新框架欠缺關稅下調基礎且不明確,IPEF經濟合作前景仍存在不安全感。

美國總統拜登23日於東京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協議,這是此次亞洲訪問行程最重要目的之一。拜登表示,日韓紐澳等12國皆加入IPEF,此協議將深化美國與印太經濟體的關係,雙方未來在供應鏈、數位貿易、潔淨能源與反貪腐等議題可望進一步合作。

編者按: 政院8日正式宣布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開放輸台,其中配套措施有三項,包括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具風險品項須輻射安全證明加產地證明、且福島等5縣食品在邊境100%檢驗。此政策一出引發外界疑慮,各黨團分別表示,開放已成事實,但政府應做好社會溝通、源頭管理、明白標示。

編者按: 去年底四大公投結束後,因應爭取加入CPTPP,各界不斷傳聞政府近期將開放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昨透露,蔡政府可能本月7、8日兩天就會宣布開放。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受訪時首度表態,「如果都符合標準,立法院應該要支持」。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行政院會通過「著作權法」與「商標法」修正草案,未來民眾若為銷售、營利,重製、散布公開傳輸數位重製物,且符合造成新台幣100萬元以上損失等三要件,改列公訴罪。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即將屆滿兩年,雙邊貿易摩擦卻未見緩解。以中國為首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自2022年初啟動,該協定將削減中國與東協等15個國家之間的關稅,使中國得以進入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對美國出口商造成不利。美國商會呼籲拜登重返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