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宣布「福食」開放輸台 三大措施能保民眾安全?
編者按:
政院8日正式宣布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開放輸台,其中配套措施有三項,包括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具風險品項須輻射安全證明加產地證明、且福島等5縣食品在邊境100%檢驗。此政策一出引發外界疑慮,各黨團分別表示,開放已成事實,但政府應做好社會溝通、源頭管理、明白標示。
福食正式開放進口 三大措施能否保證安全?
行政院8日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由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主持,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衛福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長王美花、外交部長吳釗燮、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宣布開放福島5縣食品輸台。
羅秉成表示,台灣是以外貿為導向的國家,要加入國際經貿體系、加入CPTPP,不能無視國際標準科學證據,無可迴避日本提出的合理訴求,合理調整長達11年的管制措施。
過去台灣以公告針對福島周邊五縣地區食品暫停輸入報驗,也就是全部禁止進口到台灣。11年來,日本採取比國際更嚴格標準,風險下降、見現成效,世界各國紛紛解除對日本食品的限制,像CPTPP在內的超過40個國家,美國、新加玻、以色列去年加入完全解禁行列、歐盟大幅放寬僅針對少數品項要求出示輻射檢驗證明。
違背公投結果 各黨呼籲政府須說明
對此,民眾黨團總召邱臣遠首先指出,食品安全應依科學數據、標準,並做好相關配套,不要重蹈萊豬進口覆轍。他也質疑,民進黨政府以國際化為由開放核食,並使出抽換概念之術,如同把反萊豬稱為反美豬,又將核食正名為「福島五縣市食品」, 希望政府以民眾健康為依歸,講清楚相關管理機制。
民眾黨團幹事長張其祿直言,政府應好好告訴國人,開放後的整體配套、健康風險評估及邊境檢驗量能,且核汙染擴散絕不只是同心圓,除福島五縣市之外,甚至可能飄到東京灣,另在開放後,應讓消費者在市場能清楚了解,不然美豬進口只剩下原來七分之一,就是真實出現的問題。
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表示,全民不能接受核災食品,國民黨將強力把關食安。反核食公投2018年過關,779萬票的公投結果顯示全民拒絕核食的民意,任何政黨都不可以撕毀公投結果,民眾要的是能吃得安心,而政府要保障民眾安全,這沒有妥協的空間及交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