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兩軍購案生效 「海馬士火箭」成焦點

國防部公告最新軍購決標案,我駐美軍事代表團已與美國在台協會簽署兩項軍購案合約,完成「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及「飛彈乙批」,兩案的金額合計達新台幣487億餘元。據悉,兩項軍售合約是美方去年宣布的岸置魚叉飛彈與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現簽約生效,代表進入履約階段。

「海馬士火箭」成焦點

本次軍購,在「精凖火力打擊系統」中,台灣向美採購的「海馬士」(HIMARS )M142多管火箭系統特別引起注意。

國防部公布台美軍售決標案,其中「飛彈乙批」應是指岸置魚叉飛彈,海軍建案正式名稱為「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以「海岸防衛」一詞 ,即是強調魚叉飛彈用於守勢防衛作戰。

岸置魚叉飛彈是車載型,機動性強,到處都可躲,打了就跑,射程200公里,比雄風飛彈還遠,飛彈與車體合一,機動性比雄風飛彈強,性能較可靠。

軍方說,岸置魚叉飛彈於2022、2023年交貨後,海軍的海峰大隊將改編成海軍岸置飛彈指揮部,指揮官為少將編階。由於1個中隊配置32枚魚叉飛彈,預估將新設10至12個中隊。

海軍海鋒大隊現有的岸置雄風飛彈,在本島設有多個固定陣地;另將部署一個中隊在澎湖,至於東引是否也部署1個中隊,尚難決定,因東引距大陸近,部署美製飛彈相當敏感,軍方不願談論。

我向美採購的岸置魚叉飛彈,包括400枚RGM-84L-4魚叉II型地面發射飛彈、4枚RTM-84L-4魚叉II型訓練飛彈、411只集裝箱、100輛魚叉飛彈岸置防禦系統機動發射器運輸載具(發射車)、 以及25輛雷達車等,也包括支援和測試設備、出版物和技術文獻、人員培訓和培訓設備等,總額達23億餘美元,但海軍考量預算,將分批購買。昨公告的採購金額約390億餘元。

至於「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購案合約,應是指11套M142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包含64枚射程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將部署於陸軍六軍團21砲指部,擔任特種飛彈及長程精準打擊火箭任務。

海馬士火箭可攜帶有導引或無導引的彈頭,射程從42公里到300公里,預計將部署在台灣西岸,打擊範圍可達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區域,預計2027年完成交付。

台灣軍事專家、前台海軍新江艦少校艦長呂禮詩對BBC中文分析稱,該裝備的服役,將為台灣軍方提供具有跨越海峽,對解放軍機場、軍港、飛彈陣地進行「源頭打擊」的能力。但他表示,即便如此,這種多管火箭系統「仍需搭配即時目標獲得系統,才能發揮有效戰力,台政府需加快向美採購『死神』無人機(MQ-9)的流程」。

戰略研究學者、台灣中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則向台媒分析,台灣買到的這批武器的重點是能否與美國資訊系統連接。譬如,美國的偵搜系統若能夠把數據提供給這批台灣買到的新武器,變成台美在戰場情報上能夠互通,是這筆軍售的關鍵所在。

北京回應:解放軍戰機進入台海防空識別區

不過,面對台美軍事聯合,中國軍方也在東南沿海強化空軍戰力。

譬如,呂禮詩向BBC解釋,從近年來解放軍在台海當面軍事動態觀察分析,無論是大陸擴建的福建龍田與惠安軍用機場、或是新建中的漳浦直升機基地,皆建有對應的防空飛彈陣地。

另外,他分析,「從火箭軍的訓練中亦可發現,強化陣地掩蔽作為、向內陸後撤戰術陣地等超前防禦之趨勢,這些都是'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成軍部署前亟待面對的問題」。

針對回應美台軍事互動,解放軍這幾日亦動作連連。

譬如,美台宣佈簽署軍購合約的當天——即6月17日,台灣軍方稱有8架解放軍軍機(殲-16戰機等)飛入台灣西南海域的防空識別區(AIDZ)。事實上,本周早些時候——即6月15日,台灣國防部稱解放軍派遣28架軍機飛入台灣西南、東南防空識別區。

據台灣國防部官網6月15日在推特上發佈的"即時軍事動態"顯示,中國軍方派出了1架運8反潛機、4架轟6機、1架運8遠幹機,2架空警500、14架殲16及6架殲11飛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及台灣東南海空域。

台灣軍方還說,這是今年4月12日25架中國軍機擾台後創下的單日飛入台灣空域架次最多的一次,引起台輿論高度關注。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博士對台媒分析稱,從解放軍軍機的機種與飛航軌跡判斷,解放軍此舉應是針對美軍「雷根號」航母14日進入南海,但政治意圖(秀肌肉)大於軍事挑釁。

台海情勢持續為國際焦點

針對台海情勢,美國最高軍事指揮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A. Milley)周四(6月17日)在美參院回答議員詢問時稱,中國解放軍短期內武力攻台的機會不大。

麥利說,雖然台灣仍被中國視為其「核心國家利益」,但他近期幾乎看不到北京有意圖或動機發起軍事攻台行動:「現在沒有理由動武,中國知道這一點,因此我認為當前或不久的未來武力攻台的可能性都很低」。

他並表示,中國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發展出實際的軍事力量,去佔領整個台灣。

與此同時,與台灣外交關係往來並不熱絡的加拿大保守黨籍聯邦眾議員庫柏(Michael Coper)向加拿大國會提出「加台關係架構法」(Canada-Taiwan Relations Framework Act),試圖給強化「加台關係」提供法律架構,草案6月17日在國會一讀通過。

庫柏解釋,自1970年至今,加拿大與台灣一直沒有任何正式關係,導致雙方關係互動複雜,外交往來存有重大不確定性。草案重要內容包括,「允許台灣政府駐加拿大代表辦事處稱為『台灣代表處』」等。

無論如何,各界分析都指出,台海局勢成為國際軍事焦點,預計仍會持續。

相關新聞

針對有民眾的保單被視為資產,遭到法院強制執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昨日在立院財委會主張,屬於人身安全的保障型保單,像是健康險或醫療險,...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