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終判 台灣輪胎遭美課重稅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23日公告,自台灣、韓國、泰國與越南進口之「乘用車與輕卡車」輪胎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終判結果,認定自上述各國進口的輪胎對美國產業造成損害,美國商務部預計7月初將發布反傾銷命令,對相關業者課徵反傾銷稅。

經濟部表示,會對國內輪胎產業伸出援手,包括協助業者利用海外工廠調配產能,或協助在新南向設廠業者,在沒有被課反傾銷稅國家調解產能。此外工總將在7月1日舉行線上研討會,助業者被課稅商品後續經營美國市場作法。

美對台輪胎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去年底初判稅率出爐後引發譁然,當時初判稅率正新橡膠為52.42%、南港輪胎為98.44%,我國其他廠商為88.82%,經調查後,美國商務部5月公告最終稅率為正新降至20.04%,南港輪胎提高至101.84%,其他廠商小幅將至84.75%。

經濟部在去年初判結果公布後,包括貿易局、工業局及全國工業總會數度與產業界開會研商,瞭解業者需求並研商相關準備或因應方案。USITC在5月25日會舉辦聽證會,經濟部駐美代表處經濟組與台輪胎業者們也都到現場說明,希望透過聽證會上闡述意見,讓USITC做出沒有損害決定,可惜最終仍未能反轉情勢。

國貿局副局長劉志宏表示,去年初判出爐後,台輪胎廠要進口時,已先預繳一份臨時保證金,未來在7月開始課稅後,就會適用最終費率,台輪胎廠要進口時,進口商要依照稅額繳交一份保證金在海關,在美國每年行政複查爭取退款,若台廠保持國內國外價格一致,在行政複查時,可望爭取較佳稅率。

劉志宏說,工業局也會對國內的輪胎產業伸出援手,例如協助業者利用海外工廠來調配產能,有在東南亞國家設廠的業者,可以尋找費率較低、或在沒有被課反傾銷稅國家調解產能。貿易局也委託工總於7月1日舉辦「美國反傾銷行政複查程序與實務」線上研討會,協助業者規劃被課稅產品後續經營美國市場的參考。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