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為扭轉生態破壞,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達成歷史性協議,要在2030年前保護30%的陸地及海洋。
你對抖音(台灣使用的是國際版TikTok)的印象還停留在資安疑慮,或搞笑、惡作劇、熱舞和無厘頭影片嗎?國內正在討論TikTok「禁不禁」的問題,而國外已有氣候跟環境專家意識到,想跟年輕人溝通,可能TikTok更有效。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締約方大會第十五屆會議(COP15)主席國中國周一(12月19號)宣布,最終達成了一項關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協議,試圖阻止對人類至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及其資源的破壞。聯合國秘書長嚴厲批評人類已經成為“大規模滅絕性武器”,稱是時候與自然“締結和約”了。
林務局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展中心今於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中心,共同舉辦「2022年台灣竹論壇─Next Generation次世代竹論壇」,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除引進高效率竹材生產機具,也積極規畫國、公、私有林竹林經營並導入相關政策資源,預計明年1月起實施。
歐盟各國18日針對強化並擴大碳市場達成共識,排碳量交易將擴大到取暖與道路運輸部門,要求發電、鋼鐵等多種產業加速減少碳排量,並涵蓋船運業。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礦業法修法邁新進展,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5)日審查《礦業法》修正草案,將礦業法送出委員會。
10日,加拿大蒙特婁的天氣一下子降到零下5度,冷冽寒風中,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與原住民代表、加拿大在地團體與居民匯聚在皇家山公園,他們朝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大會(COP15)的會場前進,希望那些手握生物多樣性決策權的各國代表們可以聽到場外民眾的聲音——「Stop the Same」(改變現狀)、「Stop Ecocide」(不要生物滅絕)、「Justice for Our Future」(世代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