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

國立中山大學9日舉辦「太平洋藍碳高峰會」,台灣6個太平洋邦交島嶼國家駐台大使與代表共襄盛舉,會中聚焦深海藍碳可封存二氧化碳數百年、緩解氣候變遷的效益。

攸關2050年淨零排放的「氣候變遷因應法」5月 通過立院初審 ,時隔近半年今(9日)首次黨團協商。場外則有多個環保團體於立法院門口舉布條抗議,提出民間六大訴求,呼籲儘速完成修法。不過協商進行三個多小時,「氣候法」爭議條文仍全數保留,外界關心的碳費議題也並未進入討論。

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今天召開工作會報,評估台南累積降雨量異常少,且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低,因此決定嘉南地區明年一期稻作實施全面節水停灌,影響範圍1.9萬公頃,受影響者將給予補償及救助。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經濟部水利署與台灣美光合作,宣布將由台灣美光出資協助水利署辦理石門水庫清淤工作。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8)日表示,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剛結束(COP27),儘管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價格高漲且不足,甚至也讓部分國家重回使用石化燃料。但另一方面卻也讓各國檢討再生能源政策,體認到必須加速再生能源開發。

因應半導體產業用地需求,國科會今年初核定中科擴建二期、南科嘉義及屏東等三園區。

彰化未登記工廠納管率達9成,不過明年3月19日前得提出改善計畫,彰化縣迄今有一半納管業者提不出來,業者抱怨,坊間代辦業者參差不齊,甚至有工廠花大錢還辦不過,相當 頭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