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經過半年多的檢視,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當地時間4日的演講中定調,拜登政府接下來的對中貿易政策或將再出重拳。戴琪指出,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等行業的巨額補貼,已損害美方和世界的繁榮,美方不排除展開「301調查」。至於企業高度關注的關稅問題,美方可能加徵新的關稅。
外媒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以新的方式處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她表示,將尋求與北京進行新的談判,另一方面,美國將放棄一項讓中國改變其「非市場經濟」的計劃,並批准將某些中國進口產品排除在美國懲罰性關稅之外,但貿易團體評批,結束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以及擴大美國公司的貿易機會方面缺乏明確的路線圖。
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提升帶動經濟復甦,但供應鏈緊縮恐成為全球回復到疫前常態的嚴重阻礙。全球保險巨頭安聯人壽的顧問兼劍橋皇后學院校長埃里安指出,若供應鏈危機沒能解決,「世界經濟可能再度走下坡,且商品價格將不斷飆漲。」
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與歐美貿易與科技委員會會議,近日接力登場。面對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挑戰,有別於美國強硬的對中政策,歐洲選擇以不同的策略因應,並加強市場規範。美國則仍積極修復美歐關係,拉攏盟友共同應對中國。
美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台灣願意與四邊安全對話(Quad)成員合作,並可以在解決該組織希望解決的關鍵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綜合報導,台灣22日已正式遞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23日行政院會將聽取此一報告案,隨後將由政委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偕同經長王美花對外說明。鄧振中22日表示,加入CPTPP台灣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是提出申請的最好時機。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趙文衡於今年初曾撰文指出,中歐投資協定引起美國很大反彈,這是北京利用美國政權交替期間,對華盛頓中國政策的直接挑戰,美中角力進入新的回合。下一個戰場將會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15日再向對岸遞出橄欖枝,即雙方疫情如果控制良好,疫情遲早會恢復,屆時如台灣民眾在大陸施打科興、國藥疫苗的認證問題,兩岸有必要溝通此事。邱太三並表示,兩岸在形勢上不適合再這樣緊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