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經濟部預告今(2024)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太陽光電費率整體下修,但是新增最小10瓩以下級距,每度最高5.7元,鼓勵發展微型屋頂光電。環保團體表示認同,也指出費率仍太低,每度6~7元才夠讓公民電廠成本打平。光電業者則憂心,整體費率調降影響建置誘因,去年案場完工量僅有50%,今年費率再降,光電建置量恐怕再度未達標。
今年起排碳有價!依環境部規畫,今年第一季碳費將由碳費審議會拍板,排碳2.5萬噸的事業單位明年將要繳交碳費,環境部3日與環團座談時卻表示,擬提供各廠2.5萬噸的免徵額度,環團當場批評,如果有公司刻意化整為零,就能獲得更多的額度,且以碳費一噸算300元共500餘家,碳費恐減徵37億餘元。
日本石川縣的能登半島地震,發生於新年1月1日的下午4時10分,為規模達7.6、震源深度10公里的強震,日本氣象廳也在地震後不久發出「大津波警報」(津波即日文的海嘯),儘管海嘯警報已於2日上午10點全面解除,至今仍有頻繁餘震,各種災情持續引起國際關注。
全球供應鏈近年來進入重大重整期,除美中競爭、去風險化考量外,永續及人權等要素從自願遵守到法制化的發展,也是台灣公私部門需要加速準備、接軌的重要趨勢。供應鏈反映永續及人權要素的法制化,在近期出現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歐盟議會與理事會今年12月針對「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達成政治性初步共識的發展。
糧食系統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排放與畜牧業有關。外界引頸期盼今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將是「糧食COP」,因為大會主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除專門設立「糧食日」,更在開幕第二天就號召逾150國簽署《阿聯糧食宣言》,承諾將糧食系統納入國家氣候行動方案。
13日上午,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敲響木槌,如雷的掌聲響起,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全球近200個國家無異議通過「脫離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的決議。終結化石燃料就從這一刻開始。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將在12日閉幕,協議談判也進入最後階段,但各國對於文本是否加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措詞仍意見分歧。各國為「排碳有價」的時代繃緊神經,台灣台達電子則因內部「碳定價」十年有成,獲邀到聯合國第28屆氣候峰會(COP28)的周邊會議上與全球分享碳定價實施經驗。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各國領袖飛往杜拜,參加1日開幕的領袖峰會,各方也緊盯著他們是否言行不一。跟以往不同的是,會場上多了些政治訴求,有些領導人利用上台的機會抨擊以巴戰火。場外的角落靜靜擺了幾雙鞋子,悼念無辜死難者。此外,這是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執行長伍茲(Darren Woods)第一次現身氣候大會,外媒形容他是氣候倡議人士最不喜歡的人之一,不僅因為他的身分,更為美國石油公司長期的暖化懷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