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指出,正由於政策利率與市場利率脫節,因此經濟學術界與金融業界都認為央行的利率調整只具有宣示政策方向的作用,欠缺實際效力與公信力。問題的癥結是,央行在調整政策利率之後,並未積極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主要是發行或收回央行定期存單)來調節市場資金,進而引導市場利率作同方向、同幅度的調整。

三國演義第一回開章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是小說家之言,但印證到歷史卻是極為符合。從正史觀之,天下格局就依循著分分合合的演變來進行,而改變分合狀態的往往是戰爭。在中國的歷史上,分合更迭的例子不勝枚舉。放眼到國際,也隱隱有這樣的循環。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薛琦去年九月曾撰文「通膨會回來嗎?」當時通膨已見端倪,但美國聯準會表示那是暫時的。三個月後,聯準會改口。現已經沒有人懹疑有無通膨,而是它會多嚴重,持續多久?更重要的是,通膨來了之後呢?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撰文指出,央行此次升息特別之處,這是歷經近11年來的首次升息,且直接升息1碼,再者,央行利率與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存在連動關係,美聯聯會宣布升息後,央行跳過觀察與考慮期,馬上跟進升息,而且還是同幅度調漲,瞬間跌破眾人眼鏡。

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擔憂央行的煎熬與挑戰,他明白指出,台灣近期經濟景氣令外國稱羨,但通膨壓力不小(預料春節之後將難以壓制)。並建議央行及早收縮資金及升息,以免「太遲」。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看好元宇宙在Meta(原臉書)、微軟帶頭下創造的趨勢,台灣科技產業擁有許多優勢,可望在元宇宙發展過程中受惠。不過想要搶攻元宇宙台灣還有兩大挑戰。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撰文指出2022年的二鵝和二牛,二隻黑天鵝意指新冠Omicron變種與美國利率快速上升衝擊再次影響經濟,二隻灰犀牛即是中美關係急速惡化導致台海緊張,以及能源短缺,政府與人民皆不容小覷。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低薪與低價問題存在已久,二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且涉及經濟發展策略、資本累積、產業結構調整、科技研發、貧富差距擴大與教育政策等深層成因,有待學者專家作更深入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