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金管會檢查局近日公布本國銀行今年上半年主要檢查缺失,就防制洗錢、法令遵循、消費者保護、個資保護、數位金融、授信業務、海外子分行管理、內部管理及資訊安全等9大面向,點出共16項整體性缺失樣態。另外金管會也依法納管虛擬通貨平台業者,多家業者已做妥全新的客戶KYC/AML作業流程與文件給金管會,達到合法被監管。

據《經濟日報》社論指出,近來有兩項攸關金融穩定性的議題,令人感覺到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理實有強化的必要性;並積極建議對於經常舉債發放現金股利的金控公司,必須提出普通股增資的資本改善計畫,降低流動性風險與強化資本的適足性。其次,對於未達到資本要求的系統性重要銀行,應該要求其達到規定後始能上繳股利給金控母公司,以控管整體系統性風險。

國銀存款、放款利率持續溜滑梯,中央銀行報告指出,台灣央行貨幣政策主要是透過引導市場利率與調整準備貨幣,以確保國內物價及金融穩定,並充分提供經濟活動所需資金。

台積電(2330)在日本興建首座晶圓廠有望新增大咖加入投資,繼先前傳出攜手日商索尼(SONY)合資之後,日媒披露,豐田旗下日本汽車零組件大廠Denso,以及老牌企業三菱電機都可能加入合資行列,總投資額預估高達1兆日圓(約新台幣2,600億元),共同做大台積電日本廠規模,同時也能確保後續產能出海口無虞。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赴央行考察選擇性信用管制執行成效,並針對美國縮表及升息議題提問,央行總裁楊金龍提出「四沒有」回應,即台灣沒有QE購債、沒有那麼寬鬆、經濟沒有過熱、通膨沒有升高,強調升息最重要仍是看物價變動。對此,市場解讀楊金龍的談話,無異表明9月第三季理事會政策利率連六凍的方向。

彭博資訊報導,新冠疫情與晶片等科技產品的需求帶動台灣出口持續強勁,這可能使台灣直到明年都難以脫離美國財政部的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政策白皮書指出,台灣金融科技圈近五年獲投資約1.57億美元、國發基金僅投資一家新創,台灣似已失去投資金融科技的先機,5大因素擋關,使金融科技難跨步,並要求金管會加快檢討STO。

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於《工商時報》撰文指出,台灣金融業長期願景,不只是吸引外商進入本地市場,更應鼓勵外資PE和台灣實體產業結合,打造區域投融資平台。在香港作為亞太金融中心影響力下降的當下,台灣至少可成為亞洲私募股權投資中心、ESG綠色金融中心、大中華FinTech中心三個定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