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自由亞洲電台17日報導,即將去職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暨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將接任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同一時間,《金融時報》報導,外交部長吳釗燮、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將訪華府,與白宮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費納、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在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舉行閉門對話。

英國《金融時報》 16 日披露,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 Michael Chase ),準備在數日內訪問台灣。在美中關係緊張的當口,這是繼川普時代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柯林克( Heino Klinck ) 2019 年來台後,再次有國防部資深官員訪台。

布雷納德以其在貨幣政策方面的鴿派態度和在金融監管方面的較強硬立場聞名,她說:「通脹仍處高位,政策上需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足夠的限制性,將通脹降至美FED 2%的目標」。布雷納德也表達了些信心,認為美國可能實現「軟著陸」,總需求的持續放緩,仍可能在不造成重大就業損失下,推動勞動力市場,降低通脹。

布雷納德也表達了些信心,認為美國可能實現“軟著陸”,“總需求的持續放緩,仍可能在不造成重大就業損失下,推動勞動力市場,降低通脹。”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近來談話市場解讀偏鴿,但多名官員對於利率走向立場仍偏鷹,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認為在壓低通膨考量下,還是有必要持續升息,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也示警,終端利率可能高於市場預期。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在現今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之際,科技改變了戰略領域。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施密特表示 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確保這些技術是由民主國家所設計、建立、部署和管理,避免由專制國家所掌控,造成政治威脅及對人民自由的損害。施密特也對民主國家未來的挑戰提出因應方向,期在創新、監管及國家利益間找到平衡。

據香港商報報導;港交所與沙烏地阿拉伯證交所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金融科技、ESG互掛上市。正率團出訪中東的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鼓勵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赴港上市,將努力降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門檻,調整上市規則。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後期,經濟復甦成為關注焦點,然而全球能源卻屢傳短缺和價格飆漲問題,甚至可能延續至2030年,恐將導致通膨進一步惡化;根據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較去年大幅減緩,甚至陷入衰退,台灣也難獨善其身。對於難解的經濟現況,到底誰該負責?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對於這些議題有他獨到的看法。